丰收之后看农情——来自夏收一线的声音
新华网北京7月8日电 今年我国夏粮再获丰收。记者近日深入河南、山东、安徽、河北等夏粮主产区,走进田间地头,走近普通农民、种粮大户、涉农企业,倾听丰收之后来自夏收一线的声音。 喜:新麦品质好价格稳 “今年小麦亩产超过1000斤,比去年多收300多斤,目前基本上卖完了。”今年48岁的何勇是安徽宿州市埇桥区小有名气的家庭农场主,他注册的何勇种植家庭农场流转规模已从去年的300亩地扩大至600亩地,刚结束的麦收令他笑逐颜开。 同何勇一样,享受着丰收之喜的还有河南焦作种粮大户王福军。他告诉记者:“今年小麦产量质量十分不错,风调雨顺,平均每亩1100多斤,还没有病虫害,效益很不错,一亩地小麦能卖1500元,纯利润60万元没什么问题。” 高产、高质,是今年夏粮的主要特点。“今年是丰收年,小麦品质好,好几年都没见过这么好的小麦。”山东枣庄银牛面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苗延涛说,作为当地规模较大的面粉加工企业,目前累计收购当季新麦约1.5万吨,已转化使用2000余吨。 夏粮喜获丰收,其价格如何?“今年小麦价格比较平稳。”中央储备粮枣庄中心库主任刘道富说,去年6月底,周末一天就调整了3次收储价格,今年目前只有一次微调。百姓对今年夏粮托市价格较为认可,收储速度较往年属于正常,还稍有加快。 在安徽六安市寿县丰庄镇薛湖村,今年61岁的村民张克荣,前几天到收购点把小麦卖掉。他说:“今年家里的21亩小麦获得丰收,国家规定的托市价格是每斤1.18元,比去年高了6分钱。现在闲下来了,我就四处找点零活干。” “安徽省5月30日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以来,农民售粮积极性高涨。”安徽省粮食局调控处处长黄刚说,截至7月3日,累计收购小麦830.25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托市小麦510.69万吨,远超去年全年294万吨的小麦托市收购量。 忧:仓容不足贷款难 记者近日在山东德州、枣庄等地采访时看到,由于缺乏粮食晾晒场所,一些乡镇公路的部分路段被晾晒的小麦“占领”,来往车辆不得不小心行驶。 “合作社流转了300亩地种小麦,以平均亩产1100斤计算,今年有160多吨小麦需要晾晒、储存,而合作社目前仅有面积很少的地块供办公和储存农机具,难以满足需求。”滕州市级索镇阳光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龙振存告诉记者。 仓储难题在丰收之后更加凸显。“现在最让我头疼的就是仓储困难,粮食保管存在隐患。种粮大户产量多,由于没有仓库,只能把粮食放在露天晒场上,一旦下大雨损失就很严重,发霉变质、影响小麦质量。”河南浚县种粮大户熊秀杰说。 在安徽粮食主产区也存在着仓容不足问题。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粮食局副局长宋长生表示,从埇桥区情况来看,去年粮库有闲置现象,收到七成左右。而今年收购量骤增,按照库点安排,埇桥区约有26万吨的库容,除去陈粮等因素外,实际可提供4亿斤的实际储存量,到6月底已经装了3亿斤粮食,按照目前收购进度看,约10天时间,仓容就用完了。 除了“有粮难晒”的担忧以外,记者在调研中还发现,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主面临着贷款难的隐忧。 “现在最烦恼的是资金问题。”家庭农场主何勇说,每年投入近百万元,进行土地整治、购买大型机械装备,但由于缺乏有效抵押物,从银行难以获得贷款。 盼:好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农民辛勤劳作,期待丰收。那么丰收之后,又有何期盼? 何勇等家庭农场主和种粮大户盼望:国家能解决贷款难的问题,继续加大金融扶持农业力度,为他们经营规模的壮大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各类扶持性项目要适当降低立项申报门槛。 鹿泉市联民土地托管专业合作社主要负责人杜永峰盼望:在粮食产区建设粮食配套设施,建公用设备,增加产品附加值。 龙振存说:“我从电视上得知国家提出支持主产区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等建设有烘干设备的储粮设施之后,觉得长期担忧和困扰自己的难题终于有希望得到解决了。” 接受采访的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表示,当前最重要的是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的配套实施办法,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细化实施程序,让好政策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参与采写记者:刘羊旸、张志龙、张兴军、姜刚、郭雅茹、潘林青、萧海川) |
关键词:农机专业,农情,农民售粮,小麦品质,农民合作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