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是儿童团团长,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摔在了大石头上,年仅13岁。
梁振英,1922年出生于新乐市岸城村,1939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在新乐抗日三区走家串户,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斗争。1940年10月,梁振英为保守党的秘密,忍受酷刑三天三夜,最终壮烈牺牲。
1941年秋,新上任的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调集7万兵力对晋察冀北岳区展开规模最大的“铁壁合围”大扫荡。九月二日凌晨,聂荣臻率领晋察冀边区、军区机关、后勤人员约1万多人,到阜平县砂窝乡常家渠避险。七天七夜,庞大的队伍从安全保密、食宿供给等方面经受了重重考验,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抗战史上的奇迹。
故事以老人珍藏多年的黄色牛皮纸包开启。1934年的货币,历经战役的纪念章,老战友的照片还有泛黄的履历。伴着长女转述父亲的事迹,为我们重现抗日战争时期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历史片段。
辛集市礼璨村现年87岁的王中华老先生口述,发生在辛集市(束鹿县)的抗战时期往事。八路军(武工队)深入敌后在辛集市礼璨村开展工作时的真实故事、八路军在辛集镇招兵买马的历史故事。
抗大在前南峪办校的时候发生了很多感人的上故事,作品通过抗大讲解员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从小被抗大精神所熏陶,并承担起传承抗大精神的责任,在去走访抗大亲历者的过程中,由老人向我们讲述,当年抗大学员在前南峪的故事。
为了反抗日本侵略者的血腥统治,1938年6月,热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冀热边抗日大爆动,在热河境内建立了11个抗日县政权。以雾灵山为中心的的抗日根据地...
八年抗战让中国进入到战争时期,为了国家的复兴,众多中华民族的热血青年投入到这场战斗当中。李法科就是其中一员。1925年,李法科生于现河北省馆陶县息元村。
日军侵犯中国最残酷年代,老共产党员薛二九,曾担任过南马冢村的民兵连长保安队长。他为抗日死里逃生。他没有忘记“阶级仇民族恨”常常不分场所,经常给大家讲述日本侵犯中国的滔天罪行故事情节。
故事以发生在冀南地区的吕洞固反围战为背景,讲述了发生在该场战役中的神枪手姚怀宾和大槐树救八路军战士两个故事。通过当地群众的口述整理,真实感人。
爷爷本是保定府一带有名的青衣名角,奶奶也出自书香门第。日寇侵华,打乱了爷爷奶奶的平静生活。日本军官加藤少佐威逼爷爷去给日军唱堂会,并抓走了奶奶。
在承德市兴隆县六道河镇朱家沟村,三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部队和物资转移英勇跳崖的事迹在当地广为流传,近日,“血印”——河北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长城网特别报道组来到朱家沟村,倾听“朱家沟三烈士”的感人故事。
在我国各族人民即将庆祝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回想起在少年上学时,校长和老师时常请老贫农、老战士讲述日本鬼子和汉奸如何残害平民百姓,八路军和民兵如何杀敌解放吴桥的故事,以教育我们青少年不忘阶级苦、民族恨,长大后复兴中华。
1939年,当时只有6岁的周玉凤因为胆子大加入了儿童团,加入儿童团就开始了站岗、放哨、送信的任务,因为胆子大,送鸡毛信总抢着去,有一次,信比较重要,并且路途遥远,只有几岁大的周玉凤藏好鸡毛信连夜赶路。穿越敌人的道道封锁线,躲过敌人的多次追杀,躲过敌人的层层盘查,几次差点被鬼子发现。
1938年3月28日,以魏大光为首组织的“华北人民抗日联军二十七支队”在堂二里北大庙宣布正式成立。随后,联军在冀中平原一带,向日寇展开了反侵略武装斗争。由于魏大光机智勇敢、带兵有方,1938年底,在河北肃宁被贺龙元帅提拔为旅长。
青县英烈纪念馆里,铭刻着王锡忠烈士的名字。在战争年代,他和千千万万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安宁。今天记者走进后洼村,和村里的爷爷们一起追溯历史,追忆先烈。
解放吴桥的革命老战士八路军马连长曾讲诉日本鬼子在吴桥无恶不作、烧杀抢掠,百姓遭殃。我们吴桥隶属渤海军区,当时司令员是肖华。肖司令先解决了城外的地方“二路”武装,特别是老鸦张村的“二路”司令张国吉
作品以83岁的抗日英雄杜连甲的讲述为主线,以白描的文字及资料、画面还原历史。听爷爷回忆战争年代的枪林弹雨,讲述滦南地区敌后农民生活的酸甜苦辣,以及军民抗日的一条心的真实故事。
1938年,10岁的韩树槐认识共产党,知道了打“鬼子”,12岁加入抗日儿童团送鸡毛信,16岁做基干民兵,站岗放哨,传递消息,袭扰敌人,掩护村民,还打响了地道战。以点带面的介绍了中共中央在冀热边区开展游击战争的真实情况。
辛集市试炮营村周进安老先生口述:他爷爷与八路军的正面接触。体现出了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与老百姓之间的鱼水之情!
《英雄马奶奶》运用木板大鼓表现形式,讲述了民族英雄马本斋的母亲白文冠在乡亲们危难之时,义无反顾挺身与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
抗战时期,在民间流传着许多抗日歌谣,它是鼓舞广大军民抗日救国的一种思想武器。在河北高阳,百姓们创造的歌谣短小精悍,脍炙人口,充满了誓死抗日,保家卫国的坚强信念,时至今日,仍然换发着强大的生命力。孩子们纯正高阳方言的表演让我们回到了爷爷奶奶的儿童抗战时代。
李书训,今年91岁,衡水市阜城县抗战老兵。14岁加入游击队,成为一名通讯员,凭着机智和勇敢,多次带着情报穿过日军控制的据点,送往目的地
1941年秋,宋任穷、陈再道领导冀南军区抗日军民开展了大规模的对日破击战,打破日军实施的“囚笼”政策,打得最出色的一次是破袭王高路的战斗。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承德县老区促进委员会联合承德县电视台,在革命老区承德县寻找并采访抗战老兵,记录这些已至耄耋之年的抗战英雄的历史故事作品选用访谈的形式
《智送鸡毛信》讲述了高阳县龙化乡北龙化村儿童团员杨玉林、梁小民机智勇敢的躲避鬼子搜查,安全传送鸡毛信的故事。
用快板的形式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丰宁县的一段抗日故事。内容感人真实,整个视频流畅,思路清晰。
《匹马单枪战群敌》讲述的是抗战时期发生在高阳县庞家佐村“堡垒户”齐大娘家的故事。抗日青救会干部王选夜宿齐大娘家,被一群鬼子汉奸包围,王选匹马单枪战群敌,杀鬼子,夺枪支,英雄事迹传遍潴龙河畔。
1938年7月31日,日军守备队长石川带领日伪军200余人从香河县城出发进行扫荡。当他们进犯店子务村把抓来的108名男人集中在大门西侧的南墙根下,用刺刀硬逼着他们面朝北跪下。一排全副武装的日本兵端起步枪
丙丁火,原名巩书安,1943年参加抗日游击队,当时年仅14岁,凭着他的机智勇敢,一次次的与敌人展开斗争,1944年的5月份被俘,英勇不屈的小英雄被敌人残酷的杀害。小英雄丙丁火的故事在平泉广泛的流传至今,对现代人的爱国主义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
1909年,张森林出生于冉庄一户富裕农家,后就读于阳城完小。1938年春,他目睹日寇侵入华北国土,杀害我骨肉同胞,蹂躏我大好河山的累累罪行,义愤填膺,胸中燃起对日本侵略军的仇恨火焰。
88岁的抗日英雄李金声爷爷,拿出了用一层层绸布包裹的奖章、纪念章,说起了它们的故事。参加革命、打响战斗、老战友地下工作死里逃生。
冉庄地道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中平原抗日军民的一个创造,是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一种有效的作战形式。抗日战争时期,冉庄的民兵和群众曾经利用这种神秘莫测的地道与日伪军进
作品以96岁抗日英雄黄录田爷爷的讲述为主线,以白描的文字、资料画面还原历史。在日军在冀热辽地区发动疯狂的“扫荡”和“围剿”为背景中,回忆了蓟县的别山大集激烈的突袭战,以及爷爷受伤后,带伤渡河,藏身芦苇荡,九死一生的惊险。
年过五旬的唐山农民赵春胜的老家,位于地处燕山深处的滦县杨柳庄镇西赵庄子村,曾被誉为冀东最坚强的堡垒户。李运昌、邓华、陈群、苏梅、周文彬、杨思禄、李中权、彭诚、节振国……
以发生在冀南地区的吕洞固反围战为背景,讲述了发生在该场战役中的神枪手姚怀宾和大槐树救八路军战士两个故事。
郝万付,抗日老兵,今年92岁,无儿无女,在栾城区光荣院生活。郝万付参加过在栾城乏马村和南高村的抗日战争。“洋鬼子”在中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中国老百姓联合抗日。这两个村子里的乡亲们自发组织,杀死进村抢劫的日本鬼子。
抗日战争时期,迷宫一样的地道早已大显神威,闯进庄来的敌人处处挨打,疲于奔命。可惜因为战争物资奇缺,即使是眼前有活靶子却也无可奈何。冉庄民兵为了解决弹药不足的问题,自己动手建立起兵工厂。在当时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冉庄民兵用简单的工具制造出的大量土武器,解决了弹药不足的问题,在冉庄对日伪军的作战中发挥了大作用。
说起冉庄地道战,有一个人不能不提,他就是冉庄地道战创始人之一张森林。作品讲述的是张森林同志带领冉庄人民挖地道以此来对抗日军的侵犯,最后英勇就义的事迹。
1938年3月,开滦煤矿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罢工运动,节振国被推举为赵各庄矿工人纠察队队长。5月6日,大批日伪宪兵包围节家,搜捕节振国等工人领袖。敌人抓住了节振国的哥哥,刚从井下回来的节振国冲上去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狼牙山壮士歌,快板形式表达出来对七十周年的纪念。峥嵘岁月忆当年,摇手历史,片片情景浮现眼前。狼牙山上英雄壮,五大勇士美名传。
新闻访谈形式讲述革命母亲门树清老人的感人故事,回味那段可歌可泣的抗战历史,现在的房屋虽然已经破旧了,但是老人对当时真实记录曾经为八路军缝鞋那底、保护伤员和做军服的一段经历还是那么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