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渤海潮评

代言人道歉不是真相的解答

http://www.hebei.com.cn 2013-01-28 09:04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近日,有微博称,优卡丹和好娃娃小儿氨酚烷胺颗粒,被证明对儿童的肝肾有毒性,“一岁内禁服,六岁内慎服”。26日,优卡丹官方微博回应,已修改产品说明书,一岁以下婴幼儿应禁食优卡丹,而禁食原因非“肝肾毒性”。(27日《新京报》)

  广告代言人宋丹丹的道歉及时而诚恳,故而获得了多数人的理解。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了实质性审查的广告代言者,或许在这场安全风波中并没有实质性过错。也正因如此,优卡丹所引起的不仅是公众对明星代言广告的讨论,而是对于药品质量安全的忧虑。

  实际情况可能是,事情本身没有必然的责任者或错误者。因为药品风险随时存在,很多隐患并非在第一时间就能发现。囿于各种因素,比如标本个体差异,试验时间长短,审批宽严程度等,在科研或临床阶段并不能发现所有安全风险。只有经过长期使用后才能发现新问题,不断改进提高。而国家食药监局设立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就是负责对各种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提供监管依据。优卡丹“缺乏新生儿和一岁以下婴儿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证据”,既是新生儿禁用的依据所在,也是公众忧虑的源头所在。

  每谈及用药安全问题,“我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这一数据,都会被媒体引用。2011年4月11日,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赵明钢驳斥称“这个数字不知道是哪里来的”。究竟是外界所说的“肝肾毒性”,还是文字游戏式的“缺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证据”,显然需要权威解释。

  代言者道歉了,生产厂家也更改了使用说明,“禁忌”事项在药店中又没有得到完全执行,这是优卡丹安全风波时下最真实的状况。“肝肾毒性”究竟是外界的过度猜想,还是事实本身,究竟是谣言,还是隐而未公的真相,需要主管部门及监测中心给予说明。

  时下对真相的追问出现了两种倾向,一边是“绿茶替尿液”式的误导屡驳屡兴,这样的情况反复多次,但谣言却依然有人深信不疑;另一边则是变脸的螺旋藻检验监管的成色。2012年2月29日和3月5日,国家食药监局先后向地方监管部门下发内部通知,通报检出铅、砷超标的13家“不合格”螺旋藻企业名单。但3月30日公布的结果却又完全不同。如不能及时提供准确真实的信息,那么优卡丹的纠结就无以幸免。

  宋丹丹的道歉不能掩盖真相,真相尚处于“盖子”中。谁来打开盖子?是靠舆论围观,还是安全事故的发生,是靠商家自觉,还是主动的监管作为?选择不复杂,监管者需要好好面对和思考。

关键词:宋丹丹,优卡丹,好娃娃,禁食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河北青年报
责任编辑:杨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