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县发现唐代墓志 佐证古中山国都城所在[图]
河北省唐县县委宣传部1日透露,该县文保所新收藏的一块唐代墓志,再次为古中山国都城曾在唐县提供了佐证。文保专家称,这对研究古中山国历史和唐县历史沿革具有重要意义。
新近发现并被文保所收藏的表明“中山”方位唐代墓志的拓片。苑永涛 摄 据了解,该文物是唐县原政协副主席宗健在为编纂宗氏家谱征集文物资料时,在该县都亭乡宗高和村获得,并于近期捐献给县文保所进行永久收藏。 据唐县文保所所长苑永涛介绍,该墓志为汉白玉材质,长54厘米、宽33厘米、厚6厘米,行书字体,记录了唐代居士孙家璧籍贯、生卒年代、安葬位置和古中山城的位置。墓志的最大价值在于明确记载了孙家璧墓位于“中山之西南”方向,且与墓及中山城“山连”,即表明古中山城在墓的东北方向。 苑永涛称,该墓志所在地宗高和村正好位于史书记载的中山国都城中山城,即今唐县北店头乡南城子村和北城子村的西南方向,且中间有山相连。这为中山国都城曾在唐县提供了有力佐证,也说明唐县在历史上曾被中山国管辖。 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小诸侯国叫中山国,战国时期处在燕南赵北之间,即在今河北省中南部。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中山国这朵奇葩一直闪烁着神秘的光彩,史册上关于它的记载很多,首次出现在公元前506年,直至公元前295年赵国灭中山国的二百多年间,都依稀可见。《史记》、《左传》、《竹书纪年》等重要典籍里,都有关于中山国的记载。西汉末年刘向的《战国策》对其“待遇”最高,不但专门设有《中山策》,还把中山国和战国七雄同等对待。但这些记载都比较零乱,总共也就一万多字,还缺乏准确的和正面的描述,以至于使中山国披上了模糊的外衣。 唐县为古唐侯尧之封地,其名肇于上古,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唐县在西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置县,因古为唐侯国得名唐县。历经沧桑岁月演变,县名得以保留,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县。唐县境内现存的中山国长城遗址,至今长城走向、残存石砌墙体、望台、战台等依然清晰可辩。 |
关键词:墓志,唐县,河北,古中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