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匿山崖70年的烈士死亡证书[组图]
2009年10月下旬的一天,一沓发黄的纸页在山西省左权县桐峪镇莲花岩的一处崖居内被发现。这是一沓薄而脆的纸张,A4纸大小,拿在手里,分量很轻。 高起考、安学珍、张富门、张士堂……这些现在并不为人所熟知的名字,通过这叠发黄的纸页,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一共83个名字,其中有38人来自河北省。 这些名字构成的纸页,却是70年前八路军医院开出的死亡证明书。黑色、蓝色的字迹,记录了烈士们生命中最后一段历程。 这些纸页,随着时间的流逝,开始褶皱、发黄;这些字迹,随着年华的逝去,逐渐模糊……一段关于他们的历史,就这样尘封了70年。 在三年多的时间里,这份死亡证明书一直躺在山西一个镇上的保险柜里,沉默不语。直到最近,一个偶然的机缘使它们为世人所见。于是,这一叠发黄的纸页,勾出了一段历史——八路军129师的光荣历史,也引发了来自北京、河北、山西的烈士寻亲潮。那么,这批珍贵的文稿究竟来自哪里?它们又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故事?本报记者近期专门赴山西进行了采访。
位于莲花岩山顶的崖居已经被修葺成景点
土屋内,顶部崖缝石块处藏着死亡证明
这就是其中的一份死亡证书,字迹清晰可辨 -荒山中寻找最早的发现者 桐峪镇是在山峦之间的一个小镇,镇上只有一条主要的街道,道路两边大都是小商铺。2月22日,当记者从河北来到这座小镇时,时至正午,气氛热闹但不嘈杂。记者走进几家店铺,向当地人打听:莲花岩怎么走?知不知道那儿发现了烈士死亡证明?人们都很清楚从桐峪镇如何去莲花岩,“那儿没通班车,你得自己想办法。”一个饭店的老板建议道。不过,对于发现烈士死亡证明书的事情,大多数人却似乎都不知晓。 找到车,从镇里出来,向山涧深处驶去,山势越来越险,人也越来越少,大约半个小时后,车子停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山沟里,到了。面前是一座木质的高大牌坊,上面写着“莲花岩”,牌坊两边挂着红色的灯笼,附和着过年的气氛。 莲花岩正在进行旅游景区开发,景区内仿明清的古建院落初成模样。景区的道路两旁栽种着冬青,远处还有杏园和核桃园。一条长长的石阶笔直地插入了山涧,一些小屋子隐约显现在视极处。 景区很大,此时却看不到人。山沟的南侧是高耸的山崖,北侧是一片树林,中间的部分是修建好的景区。在景区里走了两圈,记者看到一位老人,问他是否知道在这儿发现了84份烈士死亡证书?老人将手放在耳朵上,前倾着身子,往前凑了凑。“哦,”他指指前面,“你们去那儿问问吧。” 老人指的方向,是一间宾馆。记者走进宾馆,走上二楼,在会议室旁找到了这些证书最早的发现人——田建林。田建林穿着一身深蓝色运动装,踩一双白色运动鞋,四五十岁的样子,皮肤偏黑,眼睛炯炯有神。他说起话来,操着当地的口音,眼里总带着笑意。 -崖居山缝中发现烈士死亡证书 说起这些证明书的发现过程,得从一个景区开始。 田建林的朋友高乃文是当地开铁矿公司的,田退休后,协助高乃文管理公司。2009年,为响应县里的“开发荒山荒沟”的号召,高乃文买下了莲花岩这片2700亩的荒沟,田建林随后被高任命为景区开发经理。 说明来意,田建林带记者出门。走上那条长长的石阶,迂回而上。在田建林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最高处的崖居。眼前的崖居明显经过修缮,土坯墙上挂着装饰用的辣椒和蒜头,窗棂也是木质的,白色的窗纸糊在窗框中。既有现代感,又富传统意味。这些崖居的建筑年代以及功能作用,现在无从得知。田建林曾猜测这儿或许是藏伤员的地方,但未经证实。 到了山顶,门是锁着的,原来,看门的老人过节回家去了。记者进不得屋内,便隔着窗纸踮脚窥视。透过纸窗,很容易看到多处凸起的崖壁,崖壁形成的天然空间,被当做储物柜,一些生活用品都被摆在里面。崖居位于向阳坡,不过由于空间狭小,里面晦涩不明,气氛也显得有些神秘。 田建林指着房间右侧的一处崖壁,提高了语调:“那儿,一块凸出的石头,中间是空的那块——就是在那儿发现这些死亡证书的。” |
关键词:烈士,河北,藏匿,山崖,7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