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渤海潮评

高等教育的“创新”之路在哪里?

http://www.hebei.com.cn 2013-03-05 09:04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代表委员谈大学教育,认为高校创新不足,要把大学建成创新之源。这一观点点中了软肋,也点中了痛处。高等教育的“创新”出路到底在哪里?

  【创新的自由比创新更重要】

  高校创新成集体软肋,切割看,是高校的原因,完整看,这是一个社会问题,即我们缺乏创新的空间,甚至每个个体从小时候开始,就被扼杀创新的自由。比如说,当一个孩子在家里就被告知要“听话”,唯唯诺诺,不让他们去尝试,不敢越雷池半步,创造力已经被压制。进了幼儿园、小学、中学,这套“听话”教育一路相陪,学生的创造力被抹杀大半。等到进入大学,再让学生创新已经很难了。

  我们丝毫也不必担心人没有创造力(尽管不同民族和种族可能存在创造力的大小、取向之别),而是担心创造、创新的自由有没有得到充分尊重与保障。因为创新的自由首先是允许自由的创新,就是对既存的反思,对权威的挑战,创新的文化一定是宽容失败、包容异端、敢于冒险的文化。西越(《楚天金报》评论员)

  【行政化是高校创新最大阻碍】

  一流大学应成为创新之源,但创新却堪称中国高校的集体软肋,一些大学几乎陷入“有高楼”、“无大师”的尴尬境地。高校创新难在哪呢?行政化是高校创新最大阻碍。

  多年来,大学行政化、官僚化堪称“公愤”。首先,教育部门对大学的管理过于刻板,无论是日常管理、干部任用、项目审批或是其他方面,事无巨细插手,使大学一定程度上成为了“附庸”;再者,在大学的内部,行政的力量成了主导,学术、教授的力量边缘化,而大学的资源是靠行政级别控制的。

  2010年5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高校“去行政化”指出了明确方向。时至今日,高校“去行政化”依然踯躅不前。高校行政化若不去,“钱学森之问”依然无解,高校创新更是无从谈起。惠铭生(《济南日报》评论员)

  【以“大学精神”涵养创新之源】

  高校应该是纯净的学术“象牙塔”,现在充斥其中的却是功利之风。不少高校为了就业率,在专业设置上一味迎合短期的市场需求,把高等教育扭曲成了职业技术教育。在创办“一流大学”的竞争中,诸多高校重“有用之学”,轻“无用之学”,比的只是规模和效率,所谓的“独立精神、自由思想”都成了奢谈。当前的大学专业细分已经越来越精致,致使很多学生学得越多,思维越僵化。

  要让高校的创新源泉汩汩不绝,必须以真正的“大学精神”涵养水土,让学术回归本位。自由是创新的灵魂,如果没有精神的自由,单纯为创新而创新,难免会成为一种新枷锁。沙元森(《齐鲁晚报》评论员)

  【教育流水线释放不出创新精神】

  不管对教师还是对学生,众多高校的价值评估体系越来越趋同化:一样简单粗暴,一味追求数量化、强调指标。同样,趋同化的惯性还蔓延到各大高校的校训上。现今高校校训同质化、标语化现象严重,大都采用“四词八字”的口号式。校训,本应是大学精神的物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而在向模式化、统一化迅速靠拢中,大学丢弃了精神和灵魂。

  此等教育流水线上,学校再多,也是大同小异,学生再多,也是千人一面。创新精神又能从何而来?集月音(本报评论员)

关键词:高等教育,创新,大学教育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杨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