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全景河北

李德:淘公厕“淘”出7项专利

http://www.hebei.com.cn 2013-03-22 07:21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20岁时,他成了一名环卫工人。岗位几经变换,他却一直与“环卫”有着不解之缘,在31年的时间里完成个人技术革新达100多项,获得国家专利7项。沧州市总工会与沧州市职业技协联合创办了以他的姓名命名的创新工作室。这位“老环卫”叫李德,是沧州市运河区公厕管理站站长。他说,自己付出的所有努力为的就是让当年在外人眼中“扫大街”“淘粪”的兄弟姐妹们“活得更有尊严”、“更体面”。

  “扫大街”小伙儿成“修车高手”

  “你都不能想像我当时的心情,一个大小伙子拿着一把扫帚,每天扫大街……”20岁时,李德成为一名环卫工人。在当时,没人愿意干这活儿,“教育孩子时都说‘再不好好学习将来去扫大街!’”但李德是一个十分要强的人,越是身处这样的环境,他越激发起一种“斗志”:环卫工人怎么了?环卫工人就不能堂堂正正站到人前面?

  这位年轻的环卫工选择了利用业余时间补习功课,准备考大学。但在这时,他的岗位变动了,领导派他去车队卸垃圾。于是,他跟汽车“近距离”接触了。李德抓住了这个机会,他每天早早地来到车队,“把车擦得跟牛舔得似的”,磨着司机师傅教他两手儿。就靠这样“零敲碎打”式的学习,他竟然考下了驾照。

  于是,李德跟汽车的距离又近了,他开始接触修车技术。为此,他大量地看书学习,不断地摸索,甚至有一次做梦都梦到白天那个没修好的部件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正是凭着这股韧劲儿,李德慢慢成为一名汽修高手,“车从单位院里过,我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开的;车有毛病,我不用拆开,一听,就知道毛病出在哪儿……”一分付出一分收获,李德就这样又进入单位的维修车间,跟汽车、机器打上了交道。

  李德后来成为维修车间的主任。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被高压管打到眼上,他忍着剧痛坚持修完机器。第二天实在受不了了,到医院一看,医生说你这只眼球很可能保不住了……除了这股激情,李德还尝试着完成了他的第一项技术革新:改装了一台绞车,专门用来移动、吊装发动机等“大件”,将原先需要一帮小伙子累个半死都不见得干好的活儿一下子变得简单了。他也第一次感受到了技术革新和小小创造所带来的巨大喜悦。

  7项国家专利都与“环卫”相关

  2004年,沧州市运河区成立了公厕管理站,李德当上了站长。“两辆吸污车、七八个工人,这就是当时公厕管理站的‘家当’,”李德告诉记者,可他们需要管理的公厕有164个。只有十几个厕所能用吸污车清理,其他的都需要人工来清理。李德说,他看到两个工人穿着雨裤清理化粪池,额头上的汗都和粪混合在了一起。这样的劳动强度和劳动环境实在是令人难以忍受。

  那如何将工人们从这样的环境里“解放”出来呢?李德首先想到的就是改装那两台吸污车。因为那两台车功率太小,他找了一台大功率的机器,买来零部件,因为没有修车场地,他们就在马路边摆开了“战场”。几经失败,最后他凭着一根一次性筷子解决了问题,原先20分钟抽不满一车的吸污车现在5分钟就能抽一车。

  这引发了李德的革新和发明的热情。很快,他又发现了一个问题:许多位于居民区里的厕所吸污车进不去,完全靠人力,那个脏劲儿就别提了。怎么能发明一种实用的小型吸污车呢?他又靠一辆“三马子”为主体,自己画图纸,自己设计专用罐体,以一场心脏病为代价,啃下了这块“骨头”,拿下了他的第一项国家专利。

  从此之后,李德的创造开始“井喷”:看到弟兄们给一个小区去疏通下水道,手上磨满了泡,他发明了“多功能高压冲洗车”,既能疏通管道,又能洒水、消杀,还能冲洗;有一个厕所位于平房区里,小型吸污车都进不去,每次都得停在远处,靠一捆足有几十米长的管子吸污。一来麻烦、工作量大,二来管子用上几次就破损了,特别费钱,李德受电力局电线绞盘的启发,发明了手摇绞盘,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2009年5月,他在检查工作时发现一位工人在清理旱厕时提着粪桶,蹭得身上到处都是,如何让工人们“扔掉粪桶”呢?李德一头扎进了车间,历经失败之苦,由手工改电动,由电动改液压,他成功发明“小型粪便机械化作业车”……随后,他又发明了消杀作业时药水与罐体分离的小型多功能喷洒消杀车、专门清洗护栏下面等“卫生死角”的多功能道路高压洗清车,直到带领团队完成了对高技术含量的马路清扫车的升级改造,并拿下了国家专利……

  不止一次跳水救人

  去年10月份的一天下午,李德到沧州市一座运河桥附近的流动公厕进行检查。检查工作结束,李德正准备上车时,听到有人在大喊“河里有人,赶紧救人啊……”,来不及多想,他迅速跑到桥头往下看,只见河道内有四五名身着工作服的工人不停地挥手,他们的不远处有一个穿黄色衣服的人正在挣扎。落水者已经“蒙了”,竟然朝河中央挣扎而去。还是来不及多想,李德就顺着河堤走廊冲了下去,以最快的速度折回到桥下,一边跑一边脱掉西服,迅速跳进了河里。“那是我做完心脏手术后跑得最快的一次,当时大脑一片空白,也没顾虑到自己的身体,就想着快点去救那个人”,李德回忆说,下了河才发现水很深,而且落水者越来越远。关键时刻,一个小伙子扔给了他一盘带插座的电线。李德急中生智把带有插头的一头向落水者一扔,正好套上了落水者。落水者死死地抓住了电线,李德和河道内的工人一起将落水者救上了岸。上岸后拍了拍落水者,见他吐水后并无大碍,李德悄悄地穿上衣服消失在人群中。

  其实,对李德来说,跳水救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1993年9月份,李德刚被调到垃圾处理厂当厂长。连着下了好几天的大雨,厂子旁边有根电线杆歪了,李德怕电线杆倾倒发生危险,借来一条船和同事们一起去加固电线杆。加固完电线杆后,会游泳的同事有的直接游泳回到了岸边,有一个不会游泳的同事以为水不会太深也跳了下去,哪知水有好几米深。已经上岸的李德迅速又跳入水中,将其救起。

  让环卫工人“活得更有尊严”

  52岁的李德告诉记者,这些年里,其实他有好几次机会离开环卫工作,有的是其他局要调他走,有的是南方的厂家想让他去做技术指导,还有一次,是自幼习武的他因为不止一次在武术比赛中获奖,让新加坡有关方面看中,想高薪聘他去新加坡任教练……面对这些选择,最后都“失败”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多年来他与这份工作,与领导和同事们结下的情谊。

  今年,李德又有新的打算,那就是升级小型吸污车,将“三马子”改造成汽车,他的想法很简单:环卫工人冬天坐在三马车上,就像坐在冰箱里一样,虽然从人力淘粪中解放出来了,但他还不满足,还要尽量去改善环卫工人的工作环境,提高他们的工作“幸福指数”。

  “以前,一提到环卫工,人们就会想到脏、累、臭。我付出这么多的努力,为的就是我的环卫兄弟姐妹们能够活得更有尊严,更体面!”李德说。

关键词:李德,工人,环卫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赵若金

相关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