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志愿者”刘猛:让灾难只是经历 不是阴影
“大家跟我一起来报数——一只青蛙呱呱叫,咚!两只青蛙呱呱叫,咚咚!!”刘猛抬眼看着眼前的孩子们,12岁的杨运(化名)一直在愣神。 24日晚开会时,刘猛给志愿者们讲起了杨运的事儿,他说,要尽快把心理援助中心建立起来,刻不容缓。 河北志愿者刘猛,2008年汶川地震后进入震区,帮助失去孩子的母亲们重新建立起生活的态度,做到今年,已近五年,被称为“最牛志愿者”。4月20日芦山地震后,他又来到重灾区宝兴县灵关镇,他和同事将至少在这里工作3年,“孩子们的心理干预其实做起来并不难,但是如果不做,对孩子们的影响是一辈子的。”刘猛说。 刘猛(右二)和灾民安置点的年轻人一起搭建心理援助站 为150名孩子搭起板房 顾不上吃午饭,刘猛和来帮忙的解放军战士一起,将从成都和都江堰带来的木料,打磨成型,钉成隔板。昨天整整一天,刘猛都在为这座60平方米的板房忙碌,未来,这里将成为灵关镇“心立方心理社工援助站”。 芦山地震的时候,刘猛正在五年前的地震灾区——都江堰,继续为在地震中失去孩子的母亲做心理辅导。新的灾难,让他有了新的方向,安排好手里的工作,就开始为芦山而忙碌。 “因为之前我在心理辅导方面做过一些工作,所以这次很多人打电话来,希望能一起为灾区做点什么。”地震当天,刘猛的手机热得发烫,他急忙让助理建立了两个QQ群,第二天晚上,群里就有了近2000名成员。 “我们这几年在四川建立了很多社会关系,也在第一时间了解了震区的情况。我觉得,这次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孩子。”刘猛说。灵关镇3岁至14岁的孩子有150名,这150名孩子,成了这次刘猛关照的对象。 受惊的孩子让他决定留下 两天之内,刘猛筹集了近30万元的善款,然后就奔赴重灾区灵关。刘猛说,此前很多年,我们在灾区心理干预工作方面吃过不少亏,也总结了很多经验教训。在他看来,心理干预工作越早开始越好,“吃饭很重要,精神也很重要”。 来到灵关的第一件事,刘猛召集了几十个孩子,和他们一起做互动游戏。他发现,很多孩子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主要是在地震中受到了惊吓。” 这样的情况,更让刘猛下定了留下来的决心。他找到宝兴县的文明办主任,得到了官方的支持。 家长方面,也欢迎刘猛的到来,他们鼓励孩子,去参加刘老师的课。地震之后,每天在安置点,都可以看到很多孩子无所适从。 刘猛先帮孩子找到事做,他让孩子们设计教室的外观,让他们参与进来。给工作站取名“心立方”,是想让很多颗心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力量。 预计将在灵关待三年 经过五年的历练,刘猛和他的团队更加成熟。“这次我们是心理咨询和社工结合。”刘猛说,“这两个工作是不同的,举个例子说,孩子饿了,心理咨询只能说,怎么熬过去;而社工的工作是,给你个馒头。” 未来一至三个月的时间,刘猛团队将对每一个孩子初步走访,进行详细的评估,建立档案。“下个月开始,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也将陆续到位,给工作人员培训的也都是著名的专家,比如香港大学的陈丽云老师。” “让孩子们参与进来,让他们知道灾难意味着什么,该如何应对。”刘猛说,灵关镇的援助站将作为宝兴县的总站,未来,他们还将在宝兴等地建立尽可能多的站点。“等孩子们复课了,我们的工作就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至于什么时候能完成在这里的工作,我预计是三年。” 让地震成为孩子们人生中的一种经历,而不是阴影,是刘猛的目标。 -文/特派记者乔林发自四川宝兴 -摄/特派记者任全军
|
关键词:地震,刘猛,最牛志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