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进入地震活跃期了么 专访省地震局有关专家
4月20日,四川省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21日,我国黄海发生5.0级地震;22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交界发生5.3级地震。 近日,频繁发生的地震再次引发人们广泛关注:地球是否进入了“地震活跃期”?河北到底是不是地震高发区?该如何看待地震预测和预警?地震发生时又该怎样科学避险?笔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省地震局有关专家。 认为全球进入地震活跃期依据尚不充分 国家地震台网大震速报目录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全球已经发生12次7级以上地震。对此,省地震局预测研究中心主任张跃刚认为:“全球7级以上地震年平均发生18次左右,今年前4个月已经发生12次,显示当前地震活动水平相对较高。” “地震在时间上并不是平均分布的,不排除下半年7级以上地震次数相对较少。”张跃刚解释,相对于上世纪,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7级以上地震确实多了些,但从年平均数量来说并不是特别多,这种变化可能是随机现象,由此断定地球已进入地震活跃期,依据尚不充分。 那为什么许多人有“地震活跃期”的感觉呢?张跃刚认为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过去人们对地震了解不多,现在随着监测水平提高,大大小小的地震都可知晓;二是传媒日益发达,地震信息被迅速传播,使人们似乎感觉地震发生增多;三是近些年的破坏性地震多发生在人口密集区,造成很大人员伤亡,给人们心灵极大震撼。 “地震大小评判主要看震级,但对于破坏程度则用烈度来衡量。”张跃刚说,震级反映的是地震释放的能量,每相差1级,释放的能量相差大约32—33倍。烈度则反映一次地震后,地面不同部位造成的破坏程度。烈度与位置有关,一般离震中越近的地方烈度越大,最大烈度往往出现在震中所在的极震区附近。此外,烈度还与方位有关,一般靠近地震破裂断层或沿着断层方向的地方烈度较高。 预警系统能起到一定减灾作用,但难以大面积推广 “地震一般发生在地下十到几十公里,但由于地球的不可入性,地震监测仅限于地表,使我们不能很好地了解深部信息。”张跃刚坦言,“目前地震预报没有实现科学突破,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同其他国家一样,我国地震预报水平还很低,目前主要通过监测地球的物理场变化(地电场、地磁场、重力场)、地壳形变、地下流体(地下水位和地下水化学)变化来进行地震监测。” 芦山地震发生后,一家民间机构宣称,他们的地震预警技术系统提前发布预警信息,其中给雅安主城区的预警时间为5秒,给成都市主城区的预警时间为28秒。照此,如果对预警系统进行大范围推广,是不是能够起到一定减灾作用?“理论上来讲,地震发生后,利用纵波和横波的时间差对地震进行预警,让公众争取时间采取相应举措,能起到一定减灾作用。”张跃刚表示,但是地震预警的技术性很强,较难实施。因为横波和纵波的时差只能给我们提供10到30秒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我们能做的事情极其有限。同时,地震预警也存在盲点,对极震区很难预警,而且地震预警对台站的密度要求很高,目前我们还达不到。 省地震局宣教中心副主任马凤霞建议,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时间允许,最好能躲避到户外开阔地带;如果不能躲到室外,室内避震应选择具有坚固支撑的地方,如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空间小的地方。但是,切记不要盲目逃生,如跳楼等,不当的逃生可能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
关键词:地震,河北,活跃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