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
实现从城市优先发展转向城乡互补、协调发展,要把握几个关键:一是农村与城市有各自不同的发展规律。从历史上看,凡是用城市发展规律取代农村农业发展自身规律时,“三农”问题就趋恶化。二是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决不能盲目将现代农业建立在化学农业、能源农业的基础上。三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绝对不能搞成“一样化”发展,不能把农村都变为城市,而是要走城乡协调发展道路,实现两者差异化互补、协调发展。只有差异,才能互补;只有互补,才能协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业和农村发展新模式。 当前农村规划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盲目撤并村庄,片面理解城镇化,忽视农业生产的特性。二是盲目对农居统一改造,忽视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忽视传统民居的“个性”。三是盲目安排村庄整治的时序,比如村里的路还是土路,农田里却铺上了水泥路;村民饮水困难,而玉米地里却有了自来水管。四是忽视小城镇建设,没有形成推动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合力。实现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必须解决好以上问题。 从城市过度扩张转向生态新城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当前,传统城镇化的弊端正逐步显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失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一些大城市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城市病”日益严重;小城镇相对萎缩,人居环境退化、管理粗放、投入不足、环境污染严重;中西部一些地区盲目照搬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模式、一味攀比城镇化速度和城市规模的“空城”现象正在涌现。 解决以上问题,一是围绕大城市新建一批卫星城,缓解大城市病。城镇的最佳规模不仅与城市产业性质(能否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资源集聚和技术创新的能力)有关,而且还与城市产业与区域中心城市的互补程度和城市自身是否具有特色等方面有关。实践中,要制止部分地区层层分解城镇化指标、人为造城等错误做法,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二是建设生态城市,实现资源循环、生物多样性、功能混合、能源节约和再生、对自然低冲击和宜居宜业。三是对既有城市进行生态化改造。 从高能耗转向低能耗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严峻的能源制约。从实践中看,能耗“三板块”中,建筑与交通的能耗将占全社会总能耗的60%左右,而且呈现“刚性”结构。也就是说,我国未来的能源安全是由现在的城镇化模式决定的。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实现建筑从高能耗向低能耗转变。 实现低耗能,就要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具有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的“四节一环保”特征,是当前节能减排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绿色建筑在节能减排的同时,对减少室内外污染,保护环境,改善居住舒适性、健康性和安全性都具有现实意义。发展绿色建筑,不仅要着眼于减少能源的使用,还必须考虑尽量采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应用等;推广节能技术,对新建建筑强制执行节能标准;实施财政税收激励政策,对绿色节能建筑给予财政补贴。 从盲目克隆国外建筑转向传承城市文脉和特色重塑 推进新型城镇化,绝对不能盲目克隆国外建筑,而是要传承自身的文脉,重塑自身的特色。没有自己的文脉,形不成自己的特色,自身优势就发挥不出来,就会千城一面。 华北大地,各地都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在传承文脉和特色重塑中应遵循三项准则:1、原真性。保护文物要坚持历史真实性标准,保护所遗存的全部历史信息,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2、整体性。历史古迹、文化遗产与它的环境同时存在,保护历史街区本质上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信息;不仅要分层次、分门别类地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维修和整治,还要对周边新建建筑的高度和式样进行控制。3、可读性。历史文化遗物会留下沧桑岁月的印痕,可以从这些痕迹上读取“历史事件”和逐步演变的规律。如果对历史建筑和街区“大团圆”式整体翻修,极易造成对“可读性”的破坏。总之,城市规划建设要在尊重自然、尊重本地文化、尊重普通人的需求与归属感的基础上,优化城市的空间结构和人居环境。
|
关键词:城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