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评审”岂能成“利益圈地”
一边组织课题评审,一边自己申报课题;一边规定未结题不能申报新课题,一边是负责人却拥有多个课题。6月19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全规办”)网站发布了文件,要求做好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组织申报工作。然而,在此时间前后,多名教育科研人员写举报信反映问题,称“全规办负责人不仅在自己部门组织评审的课题中承接课题,还涉嫌违反课题管理办法。”
普通人可能连一个球都未必玩得遛,但对杂耍演员来说,一双手玩转多个球却是小菜一碟。不得不承认,人的能力与水平有差异,能者多劳也未尝不是合理的分工。一边当着课题评审,一边自己申报课题,且还能同时玩转多个新课题,若完全可以胜任,恐怕还真不能因为好处都被能人占了,我们就羡慕嫉妒恨。 很多时候,有资格参与课题评审的多半也是行业翘楚,从这个意义上说,评审最终花落评审人自己手中,没准也是看不上合适的人选,才自己出马吧。 但是我们必须要说,课题评审的结果花落评委,就好比裁判把金牌判给自己,无论裁判多有实力,恐怕也说不过去。尤其是当课题的评选,不仅涉及经费的分配,更与教育科研系统的评职称、资助、奖励等直接挂钩时,课题评审的背后其实相当于掌控着相当的利益分配权。 可见,既当评审又申报课题,此中能耐与其说凭的是真本事,不如说是把评审变成了“利益圈地”。-武洁(自由撰稿人)
|
关键词:课题评审,申报课题,利益圈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