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中小学不设“重点”值得仿效
7月上旬,四川将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办法(草案)》立法听证会。根据《草案》,四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被区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校内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7月3日《人民日报》) 也许在教育史上,设立重点中学和重点班,有过示范的积极的作用,但其也带来了显而易见的弊端。尤其是在教育资源越来越不均衡,教育公平矛盾愈加突出的今天,取消“重点”,实在是利好多多的善举—— 其一,几乎在每座城市,都有所谓的几大名校。而这些名校,又几乎是所有家长和孩子追逐的目标。为此低声下气四处求人,为此不顾巨额费用,甚至不惜高利举债。目的,当然是为了孩子有一个光明的前程,不致“输在起跑线上”。但这样对于其他没有条件的家庭和孩子来说,又显得极不公平。故而“重点”存在和竞争“重点”,加剧了教育的不公。 其二,激烈竞争的现实,催生出奥数的疯狂。因为优质教育资源——“重点”毕竟有限,那么就要择“优”录取,于是奥数应时而生,成了衡量“优劣”的尺度。也于是,奥数教育迅速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囊括了教材、出版、办班、考试、中介各个环节。奥数的疯狂和疯狂的奥数,对正常地教育带来了干扰。 其三,由于存在奥数补习,又由于这种补习和小升初勾连紧密,家长不得不让孩子参于其中。有的孩子从小学二年级起,就开始学习奥数,星期六、日从不间断。于家长加大了经济负担,于孩子增添了学业重负。特别是在各地查处奥数非法办班,奥数进入“隐蔽战线”之后,老师、家长合伙说谎、躲避检查,孩子也得予以“配合”,这就给孩子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其四,由于有重点和非重点的区分,使教育不公愈加严重。在学校投入上,在师资配备上,在硬件设施上┅┅重点都得到了特别的关照。加之重点学校的“凹地效应”,使学习好的学生扎堆于此。长此以往,好的越好、差的越差,越发拉大了重点与非重点之间的距离。这些年,所谓“最牛学校”和“最牛班”的出现,都是这种不公生出的怪胎。 其五,重点学校跨区招生,为择校费、赞助费等各种名目的收费,开辟了一个灰色的地带。许多龌龊假此以行,使原本圣洁的教育殿堂,弥漫着浓烈刺鼻的铜臭。而学校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区分,非但是对教育平等权的戕害,还会让孩子幼小的心灵,过早打上等级的印记。 其六,“重点”加大了民众的焦虑。无论是通过奥数学习进入重点学校,还是通过其他渠道进入名校,焦虑是背后共同的心态。在这种心态驱使下,人们可能做出颠倒是非的判断,表现出扭曲的心理。就像许多传销者深陷泥淖,却拒绝警方解救一样,许多家长对查封奥数办班的正当执法,表达出抵触的情绪,就是这种心理的见证。而这对社会公序良俗,没有一点益处。 总而言之,四川取消重点中学,禁止公办学校跨学区组织招生;学校均衡配置校内教育资源,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杜绝学校以接受捐赠等名义,变相收取择校费、赞助费等与入学相关的费用,实在是一个除弊兴利值得叫好的政策,愿各地都能加以仿效。没准,这还能极大促使教改的进程。 |
关键词:重点学校,义务教育,四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