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全景河北>>经济快讯

河北光伏巨头抢滩亚非新兴市场 英利获南非订单

http://www.hebei.com.cn 2013-07-09 06:57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近日,英利集团获得南非光伏电站96兆瓦独家供货订单,这是该集团在开拓新兴市场方面实现的又一新进展。在欧美“双反”风波影响下,我省光伏巨头如英利、晶龙等均致力于开拓亚非新市场。

  英利获南非订单

  据英利人士介绍,该电站是南非能源部可再生能源独立发电商计划第二轮项目招标的一部分,电站占地2700亩。作为该项目独家组件供应商,英利将提供近33万块大功率295瓦多晶组件。

  作为重要的能源来源,光伏行业的发展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纷纷出台法规鼓励光伏发电发展,光伏行业作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代表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机遇。英利、晶龙均着眼于除欧美外的国际新兴市场。

  仅以南非为例,在非洲率先制订了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南非《绿色经济协议》规定,到2016年,南非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将达到3725兆瓦。这预示着南非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

  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表示,在当前市场环境错综复杂的情况下,非洲等新兴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南非电站项目是英利在开拓新兴市场过程中取得的重大进展,对英利品牌在非洲的广泛普及起到了积极示范作用。英利将通过不断的科技研发,降低光伏发电成本,同时生产差异化产品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为全球提供更多清洁的绿色电力。

  光伏企业战略重心转移

  看重非洲市场的不仅是英利。从2012年开始,晶龙也在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开拓上取得较大突破,其战略重心从传统市场的欧洲区转至亚太地区和中东非洲地区的新兴市场。

  今年3月21日,晶澳宣布为北非地区规模最大的地面光伏电站提供2MW光伏组件,进而基本实现了在中东及非洲市场的布局;在亚太地区,晶龙在韩国、泰国、印度等市场表现不俗,在日本市场打入其最难进入的住宅屋顶市场,并迅速做到中国组件厂第二的位置。

  在光伏“双反”的影响下,光伏企业市场格局呈现多元化趋势,新兴市场份额呈爆发式增长势头。2012年下半年,英利中国市场和新兴市场规模大幅攀升,占比超过20%,而2013年这一数据预计将超过40%。

  晶龙集团常务副总经理贾二英则透露,2012年之前,晶澳60%以上的产品销往欧洲,目前已降至10%,而销往亚太地区的产品已超过50%。据预测,2013年全球新增光伏电站装机规模将达到35GW,较2012年增长14%左右,传统市场增量有限,但日本、印度、东南亚、南美及非洲等大批新兴市场将快速增长。

  最新播报

  欧洲最大光伏企业“暴亡”或会对双方谈判产生影响

  7月5日,来自中国商务部网站的一则新闻称,曾为欧洲最大太阳能集团的光伏企业德国Conergy集团(下称“康能”)已向地方法院递交启动破产程序的申请。

  在此之前,德国的各大太阳能企业,如Q-cells、博世太阳能、Sovello、Odersun等,已先后宣布破产或退出光伏业务。据德国《世界报》报道,康能公司曾是德国太阳能行业的一面旗帜,是德国仅存的几家光伏企业之一。

  目前正值中欧光伏谈判敏感时期,康能的破产难免会对双方谈判产生影响。值得注意的是,7月4日本是中国商务部发布对欧美多晶硅双反初裁结果的日子,但至今仍未发布。“全球掀起页岩气的勘探热潮,很多国家减少了对新能源投资,将重心移至页岩气相关项目上”。

  事实上,在康能之前,德国的各大太阳能企业,如Q-cells、博世太阳能、Sovello、Odersun等,已先后宣布破产或退出光伏业务。

  今年4月,市值在2007年高达80亿欧元,如今估计只有3500万欧元的德国太阳能电池厂Q-Cells提出破产申请。今年3月,博世宣布无力生产并裁员,预计在2014年终结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业务,届时,所有的开发及营销活动被终止。初步估计,博世总亏损达24亿欧元。该公司将其归因于全球产能过剩及无法支撑的组件价格下滑。

  分析人士认为,来自亚洲厂商后来居上的竞争,以及德国政府取消对太阳能光伏产业政策补贴的决定是这些光伏企业纷纷倒闭的原因。

  对此,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小平不以为然。他认为,造成欧洲光伏企业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发起的页岩气革命,“美国页岩气‘静悄悄’开发成功后,全球掀起页岩气的勘探热潮,这也让很多国家减少了对新能源等方面的投资,资本也将重心从新能源移至页岩气相关项目上,资本的减少加剧了企业的破产,这种现象同样在中国市场上演。”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正值中欧光伏谈判的敏感时期,双方正在进行价格谈判。如果在8月5日之前无法达成协议,中国企业的反倾销税将提高至67.9%。据记者了解,目前双方的价格差距较大。据悉,布鲁塞尔代表团提出最低价格是:每瓦0.65欧元(0.85美元/瓦),目前该报价被中方拒绝。北京谈判代表称,一些德国公司在欧盟市场销售价格已低于0.58欧元/瓦。北京谈判代表表示:“0.50欧元/瓦更容易被接受”。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在商务部东门传达室旁边服务大厅里的“调查程序参考时间表”显示,7月4日是商务部发布“欧盟太阳能级多晶硅反倾销初裁决定公告”的最后期限。但当天并未发布。对欧盟多晶硅提起双反调查一直被视为中国对欧盟的反制手段。

  结果发布的延迟令业界猜测纷纷。他们猜测,中欧光伏价格承诺的谈判还无结果,双方仍在博弈,靴子落地晚些更有主动性。

  那么,康能此时宣布破产是否会影响谈判?毕竟,欧盟对中国光伏发起反垄断调查的由头便是欧洲光伏企业因中国光伏企业的倾销而倒闭。

  “欧洲光伏企业的倒闭是整个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导致,并非中国企业。”韩小平表示。他甚至表示,双方谈判破裂对于中国光伏行业的发展反而是件好事,可以加速国内市场的启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应用市场,一旦开启,潜力很大。“届时,欧盟此时的双反是提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记者 付薇)

关键词:市场,企业,光伏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曹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