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渤海潮评

分班“拼爹”违背基本教育伦理

http://www.hebei.com.cn 2013-08-13 10:30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8月12日起,昆明市部分中小学将开始对新生进行分班。记者采访发现,从小学一直到中学,新生分班都有着自己的规则甚至“潜规则”。既有电脑随机分班,也有按男女生比例分班,还有按照入学测试成绩分班,甚至有学校按父母学历和职业分班。还有少数学校,如果想进所谓的“好班”,家长就得花钱送礼,这已经成为家长和老师之间心照不宣的“潜规则”。(8月12日《春城晚报》)

  “择校大战”的硝烟尚未散去,“分班大战”又拉开序幕。优质教育资源争夺大战呈现白热化状态,很是令人担忧。以常理来看,电脑随机分班,按男女生比例分班,是比较公平的分班方式。《云南省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明文规定,学校应当均衡编班和配备教师,并将相关情况向学生家长公布,不得将测试成绩、竞赛成绩、奖励、资质证书、捐助等作为入学条件和编班依据。学校按照学生入学测试成绩分班,实际上是变相举办重点班,与教育法规背道而驰。

  更离谱的是,有的学校竟然按照学生父母的学历和职业分班,诱导家长花钱选择班级,学校如此倡导“拼爹”,教育充满市侩铜臭味,让人在“烧烤”天气里倒抽凉气。任何人都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穷孩子本来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学校再以父母学历、职业给孩子编排班级,刻意把天真无邪的孩子分成三六九等,这不是渲染社会歧视,制造社会阶层对立,让百姓子弟距竞争起跑线愈来愈远?

  在现代社会,经营者高价卖服务,消费者花钱买服务,并不是新闻。关键是这些活动必须遵守既定游戏规则与公平正义底线。表面上看,学校按家长学历、职业分班,富人花钱为子女择班,与消费者购买贵宾服务有点类似。其实不然。教育行业与其他服务行业完全不是一回事。因为公办学校属于公共教育资源,没有经过纳税人同意,学校无权自定违背社会公平的分班规则,没有理由拿公共资源做利益交换的筹码。学校按家长学历、职业、贫富分班是以牺牲其他学生利益,破坏教育公平为前提的;这不仅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公,而且暴露了学校的创收思维与逻辑。这与此前媒体曝光的某些地方的“贵族班”如出一辙。

  在优质教育资源并不充裕的当下,教育本身就是一场十分残酷的竞争,百姓一直对教育公平充满期待,对教育不公早有怨言。公立学校不但不想办法均衡教育资源与师资配置,反而按家长学历、职业、贫富分班。学校如此媚权媚富只会让教育不公的矛盾更加尖锐。

  在我看来,某些学校把优质教育资源定向分配给父母学历高、职业好、收入多的子弟,实质是对穷人子女公平教育权利的戕害,对公共资源的蚕食,这不仅影响到普罗大众的朴素感情,更是逼退了教育公平底线。官二代、富二代可以“拼爹”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难道穷人孩子就活该忍受教育不公?学校按贫富分班势必加深民众对教育公平的怀疑空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将成为一句空话。

  教育者一面把教育公平挂在嘴边,一面搞分班潜规则,示范教育不公,这不是双重人格吗?本该公平分配的优质教育资源,结果成了某些学历高、职业好、收入高家庭子女的专利。这不是在释放马太效应吗?依照某些学校的分班潜规则推算下去,是否意味着水电气、交通、医疗等公共服务行业都可以理直气壮地高价给富人提供特权服务,罔顾百姓利益呢?

  对此,不仅学校要反省,教育部门、纪检部门也要介入调查,掀翻各种有悖教育公平与教育伦理的分班潜规则,并启动问责程序。如果有人收钱受贿还要启动司法程序。在“潜规则”一时难以打破的语境下,把教育资源分配规则与分配信息主动向社会公示,自觉接受舆论监督很重要。只有多管齐下,法律制度具有执行力,才有望打破分班潜规则,为近乎板结的社会阶层松土,浇水、施肥,结出社会公平的果实。

关键词:分班,拼爹,潜规则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杨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