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礼越隐蔽,越证明透明的重要性
中秋国庆两节临近,各地都一再强调不得公款送礼,甚至有地方专门发文规定两节公款送礼一概免职。但即便禁令不断,公款送礼仍未绝迹,反而还花样翻新,披上了各种隐身衣,比如“网购+快递”的形式(9月17日《人民日报》)。 以往每到重大节日,公款送礼的标志是某某部门门口提着礼品的人络绎不绝,或者是中心城市外地牌照车辆激增,但现在,隐蔽的“网购送礼”让这些公款送礼标志性现象不再常见,这边付钱网购,那边凭券拿礼品,真有点神不知鬼不觉的味道。对这种更隐蔽的公款送礼,老百姓监督起来更困难,监管部门光发文件禁止还不行,恐怕得拿出更有针对性的举措才行。 当然,遏制公款送礼,最重要的不是一时一地的治理,而是要让政府部门的钱袋子完全透明起来。花了多少钱,怎么花的,每笔细账都能清清楚楚、时时刻刻晒出来。这样,民众和媒体的监督才能无缝对接,监管部门的日常监管也才省心省力,而不必每到节日就专门发文。 送礼越隐蔽,越证明政府部门钱袋子透明的重要性。如果钱袋子不透明,花了多少钱和怎么花的钱都不能时刻被监督,那么,公款送礼就有了巨大的空间。上级发文了,舆论盯得紧,“亲自送礼”就可以转为隐蔽的网购送礼。而“办公用品”之所以成为无所不包的“神发票”,同样也是因为政府部门钱袋子不够透明,为公款送礼报销提供了空间。 与其盯着公款送礼层出不穷的变种,与其对“办公用品”这样的“神发票”口诛笔伐,与其每到节日就发文展开专项整治,不如釜底抽薪,让政府部门的钱袋子彻底在阳光底下暴晒,这才是真正的治本之策。 遗憾的是,治公款送礼的文件常见,推进钱袋子彻底透明的举措难觅。根本上,恐怕还是发文容易推进财政透明难。但正因其难,才更显推进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赵勇) |
关键词:公款送礼,网购,快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