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渤海潮评

“野鸡文凭”身价何来?

http://www.hebei.com.cn 2013-09-26 10:26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日前,由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2013年《国际人才蓝皮书》发布。蓝皮书指出,国外野鸡大学已成为我国海外留学一大隐患。(9月25日《京华时报》)

  在钱钟书小说《围城》里,“留学博士”方鸿渐买了一本子虚乌有的克莱登大学文凭,成为人们的笑柄;三年前,“打工皇帝”唐骏先生因一本美国西太平洋大学博士学位证书,一时间被公众调侃得灰头土脸。原以为,关于海外野鸡大学文凭在中国的市场,那时就会逐渐走向没落,谁成想买野鸡文凭的道路是越走越宽。

  在野鸡文凭的奋斗道路上,除了为虚荣的方鸿渐们和为面子的企业高管外,蓝皮书调查显示,为一张野鸡文凭而“主动受骗”型的人群中,还有一类主要以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为主,他们普遍年龄偏大,但由于升职晋级的需要,主动花钱买野鸡大学的文凭。“虽然一张纸代替不了知识,但这张纸的确可以成为您进步的阶梯”。在俄罗斯,高尔基那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名言已被篡改成假文凭兜售者最流行的广告语。而在中国,一张海外的野鸡文凭,价值远远超过了购买文凭本身的些许价钱。“野鸡大学”的猖狂,符合一个简单的经济学定律,即需求决定了供给。但人们还是不明白,社会为何会对野鸡文凭产生如此巨大的需求?需求与供给的互通道路上,难道总是一路绿灯?

  其实,类似的问题对身处职场的人来说,基本是一个伪问题。很多公司会根据你的学历来划定你的工资福利;国企事业单位里也会因为学历来给你评职定级。更现实的问题正如此前有人所评论的那样,当一个没上过大学的工人在工作了20年之后,新的公司制度突然出炉,他必须在两年内拥有相应学历,否则就会被辞退,在某种程度上,这些硬性要求都会迫使人们愿意冒险购买一个假学历。

  没有学历,就没有敲门砖。一纸文凭,小民为谋职,官员求升迁。于是,公司这样搞,体制内同样这样做。一直以来,组织提倡干部三化,其中之一就是知识化,可是知识化怎么衡量呢?那就是学历。别看一张纸,它真如高尔基所说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你的升迁速度和职位。我们看到,在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很少有人能够像体制内的一些官员那样可以通过组织,找到攻读在职研究生的渠道,那么当学历成为升迁必须具备的条件时,海外野鸡大学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便捷途径。

  何况,海外大学文凭显得更加“洋气”,在充满意外的体制内竞争,弄个海外野鸡大学文凭,尽管注了不少水,没什么含金量,但也不能算是什么假文凭,这完全符合投入小、收益高、风险低的投资心理。更重要的是,尤其是在体制内,当人们查看你的简历时,是否合乎职位的需求,是否“野鸡”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只是学历名字。

  如此注重学历文凭的背后,是当下社会的考评体系,“学历代表能力”的真实含金量早已被忽略。进而一张形式大于实质的薄纸,成了不少人往上爬的救命稻草,或者装点履历的饰品,尽管这可能很虚幻。

  而当前,在这片滋生文凭需求的土壤上,监管缺失、社会诚信度降低以及社会阶层渐趋固化等多重因素交织的作用下,那些野鸡文凭能够顺利超过寒窗苦读的学历,从而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时,“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必然上演。

  尽管一张野鸡文凭在中国具有特殊价值,但无论怎样猫鼠不能错位,人们无法改变这样的常识,“唯能力论”要比“唯学历论”更能促使社会整体向上。而这需要改革人才评价标准和社会考评体系,这也是解决野鸡文凭泛滥绕不开的关键。
    英雄可以不问出处,但英雄不能编造出处。当社会流动不再以文凭论英雄,当一纸学历能承载起货真价实的个人能力时,野鸡文凭的泡沫才可能被真正刺破。那时,学历可以复制,但能力从不打折。(特约评论员马想斌)

关键词:野鸡文凭,海外留学,身价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杨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