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曝光台

新建小区不通邮 收信等成难题 邮局:需单位申请

http://www.hebei.com.cn 2013-09-27 08:16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记者调查发现,小区不通邮常存在于新建小区。

  鸿雁传书,曾是人们沟通情感、交流信息的主要方式。当人们满心期待远方亲朋的来信或包裹到来时,却被告知小区未到邮局备案,没法收取信件包裹,也没法订阅报纸杂志时,业主只好将通邮希望寄托在物业身上。然而左等右等,依然音信全无。记者调查发现,小区不通邮常存在于新建小区。这让人不由心生感慨:是信息时代改变了我们,还是我们忘却了鸿雁传书的“幸福感”?

  书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河北师大教授刘绍本认为,书信,既是传递信息的手段之一,也是人们传情达意的载体,在过去2000多年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自古就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人诗句,可以说,书信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如今,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书信往来日渐稀少,可仍有人钟情于此。因此,“新建小区也应将邮政服务作为一项基础服务来建设,小区管理者开发商或物业,要为小区业主提供一个书信往来的畅通平台。”刘绍本说。

  他认为,信函在人们生活的“淡出”,并不是由于电子通信发展太快,更多的是人们对书信文化的淡漠和对传统的遗忘。

  小区要通邮需产权单位办手续

  25日,记者从石家庄市邮政局获悉,新建的居民住宅,应当由居民住宅的产权单位,到当地邮政企业或者分支机构办理邮件投递登记手续;对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实施细则》规定投递邮件条件的,如:具备邮政车辆和邮政工作人员执行公务的通行条件;有公安机关统一编制的门牌号码;已安装接收邮件的信报箱或者已设立收发室;按规定需要办理中外文名称登记的,应当办妥手续的,邮局方面应予以登记,并自登记之日起一周内安排投递。

  该局一位工作人员说,一旦小区通邮,信件、报纸、报刊等通过邮局寄送的物品,都能直接投递到收信人家门口,十分方便快捷。为了推进这一工作开展,在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内,都设置有邮政审批专员,要求开发商必须安装信报箱,如今新建小区信报箱安装率达100%,通邮率是多少不好说,应该由物业按要求去办手续。

  业主无需求他们才没通邮

  24日、25日,记者连续两天走访了7个新建小区,其中有4个小区不通邮。虽然每个单元门附近都安装有统一的信报箱,但由于小区不通邮,这些信报箱都成了摆设。原因有两点:一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家书、笔友、情书,这些曾经鲜活的文化正逐渐远离;二是通邮的方便、快捷被开发商或物业忽视了。

  荣御府小区每家都有一个固定的报箱,可以直接收取邮局快递,却收不到书信。该小区物业刘经理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信报箱都是新建小区的基础设施之一,建楼时就规划好了。之前有业主提出收取邮局快件不便,物业就去邮局申请快递投放业务,但无人提收寄信要求,所以没申请。

  盈瑞花园小区物业为每户安装了信报箱,“没人提要收寄书信,我们也就没申请。”物业苏经理说,现在很多人都不写信了,所以小区信报箱“信”的功能未发挥,仅仅成了投递报纸的平台。

  新小区不通邮每天回“旧家”取信取报

  市民刘先生喜欢读书看报,家中常年订阅期刊报纸,连同往来书信,都是邮局投递到家。然而,自从他乔迁新居,搬到了金水园小区后,麻烦接踵而至。入住没多久,他要求投递员变更投递地址,却被告知他们小区未备案不通邮,没法送信上门。刘先生家的信件和报纸只能被送回“老家”。

  前不久,他听邮局的人说,只要物业带着相关材料去邮局备案就行。他便找到小区物业,物业总说“过两天就行”。可一个多月过去了,还是音信全无。

  25日下午,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解释说,有居民向他们多次反映此事,因为这事需要开发商到邮局申请备案。“我们已经跟开发商说了,不通邮,我们也挺麻烦,有时还要代收挂号信。”她说,物业会再督促开发商尽快解决此事。

  40后:家书抵万金书信往来不该被遗忘

  对于文字的坚守,老一辈人有不一样的执着。古稀老人蔡师傅家住苹果城小区,他回忆起年轻时的书信往来,言语中难掩激动。

  上个世纪60年代,20多岁的蔡师傅还在上学。那个年代,电话还未普及,人们主要靠书信联络感情。蔡师傅经常给家人、朋友写信,但那时收发信的速度也没有如今快,经常是半个多月才能等到一封信,但等待的过程令人期待。

  蔡师傅感慨,作为曾经承担着情感交流的书信,这种形式不应该被彻底遗忘,毕竟承载的是人们的过去。

  80后:细读书信感觉感情是最真挚的

  2004年,薇薇在河北大学读大二,说起写信,她告诉记者自己深有体会。

  虽然那时就有手机,但薇薇仍未丢掉写信习惯。她和一位在山西读书的高中挚友一直书信往来,相互鼓励共勉。“打电话、发短信什么也都能说,而且比写信都快捷,但坚持写信,是为了享受那份等待信件的过程,而且一封信拿到手中,细细阅读感觉感情是最真挚的。”

  薇薇至今将这些信件保留着,每次拿出来看一遍,感觉都不一样。“大学毕业后,就没再写过信了,挺怀念的。现在只有在旅游时,才会给朋友寄明信片,每次还会给自己寄一张。”她笑着说,她曾看过一篇文章说,并非随着通信手段的现代化,传统的书信就最终隐退。据了解,在美国,人均信函量已达700件,除90%的商业信函外,在电话、网络及其发达的前提下,人们每年还是会收到70件左右的私人信函。而在德国的一项市场调查,63%的受访者认为离开手写书信的生活是无法想象的,大多数受访者仍然依恋撕开信封时的那种感觉。

 

关键词:通邮,收信,收报,难题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燕赵晚报
责任编辑:杨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