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偏“洋地名”当注重“度的拿捏”
河南省政府近日宣布,《河南省地名管理办法》已获通过,自10月15日起施行。《办法》禁止“一地多名”,还禁用外国人名地名作地名。郑州的“曼哈顿”“威尼斯”,洛阳的“加州1885”等都将被叫停。(8日《大河报》) 时下,街区广场、楼堂馆所等起“洋名”,已蔚然成风。有媒体随机调查国内240个小区,发现两成楼盘取的是洋名。而外媒也曾揶揄:“想在一下午逛遍巴黎和威尼斯吗?可以,如果你在中国。” 靠披“洋皮”、攀洋亲来提升档次、凸显格调,无疑是种错觉。地名是城市的坐标,当糅合公序民俗、属地特征、情感认同等,才能具有文化底蕴。跟风式地取洋名,只会山寨味十足,也无益于城市文化脉络的承续。 基于此,河南省出台的《办法》,备受舆论关切:叫停“一地多名”,规定重要地段命名、更名须听计于民等,都契合民意,颇受认可;而禁用洋地名,也收获了不少赞许声。 给病态的“洋名热”纠偏,让地名回归“本土化”,确有必要。问题是,以行政化手段强令禁止,果真就合理?正如网民说的:若“洋地名”就该禁绝,那奥林匹克公园、白求恩学院等,岂不是都该改名?一刀切地禁止,极可能误伤一片。事实上,国务院先前制定的《地名管理条例》中,也仅是规定“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尚留有余地。 再者,地名包括区片、街巷、楼群等名称,其命名权归属,本就不能一概而论。若牵涉到公用性质的地名命名,政府或可干预;可在有些商业性建筑、居民住宅的命名上,政府若也大加管制,未免手伸得长了点。公共管理与市场调节,本该各安本分,有些楼盘起名虽庸俗,可只要不违反法规,就该包容,尊重物权。 说到底,给“洋地名”热降温,重在规范,而非逾越权责边界,不仔细掂量就予以禁止。更何况,在文化融合的语境中,某些区域,比如国际友人聚居区出现“十里洋场”,未必就违和。 “洋地名”泛滥,确实投射出某种文化贫瘠与媚俗化趋势。让地名裹上地域内涵,体现出文化品位,还须适当引导,在对城市文化、社区传统的发掘中,找寻文化向心力,也形塑公众的文化品位,进而影响地名命名的意趣与价值取向。-佘宗明 |
关键词:洋地名,楼盘,本土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