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全景河北>>科教文卫

河北梆子演绎河北故事 新编剧目《孟姜女》创排启示

http://www.hebei.com.cn 2013-10-18 16:57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小课堂对接大舞台

  16位姿态婀娜、身着彩衣的歌女成为了该剧的一大看点。这16位青春靓丽的女孩都是河北艺术职业学院的学生,她们给该剧带来了独特的青春气息。

  “这是一个能量释放的过程,是反复打磨提炼艺术精神和成果的过程。”在河北艺术职业学院任教10年的彭蕙蘅对此感触颇深。在调入该校之前,她曾是省河北梆子剧院的领衔主演,有着多年的舞台演出经验。与以前的参演不同,在《孟姜女》的排练过程中,她更清楚演员和教师、舞台和讲台、传播和传承的区别。肩负着授业解惑的重任,彭蕙蘅需把更多的表演经验和对艺术的感悟在舞台上告诉学生。

  “由学校自创自排自演作品,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老师的艺术创造力,努力向社会贡献更多优质剧目,也真正适应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赵宗更看来,作为一所职业院校,教学和舞台无缝对接,从而达到“项目带动,教学相长,学演结合,整体提升”的目标更为重要。

  “什么是职业荣誉感,什么是戏曲精神?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学生不会真正地感觉到。他们需要在掌声中感受职业荣耀,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中培养职业素养。”赵宗更形象地说,老师是大鱼,学生是小鱼,大鱼在前面游,小鱼在后面游。这一师生同排、同演的过程正是小鱼追随大鱼茁壮成长的过程。

  “老师就在我们身边,通过排练和演出,我们跟老师学到了太多东西,不仅包括知识、技巧,还有刻苦、认真、执着的精神。”排练过程中,2009级戏剧系学生商柴钰最担心彭蕙蘅老师的腿伤,因为长期的“跪搓”练习,彭蕙蘅膝盖肿了,上楼梯都很困难,但每次排练,她总是忍着伤痛使动作精准到位,每次做完亮相动作,都是一身汗,疼得动不了。“为了演好孟姜女,彭蕙蘅老师光是练功鞋就穿破了好几双。雷保春老师虽已年过古稀,但无论‘三九’还是‘三伏’,他都和我们一起奋战。”商柴钰被老师们的职业精神深深打动。

  这次参演的学生很多都是刚刚走进校门。谢幕时众多观众簇拥到台口,久久不肯离去的场景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观众那么喜欢看戏,喜欢河北梆子,我为自己能够学习这门艺术而自豪!”2012级戏剧系学生李晓激动地说。

  《孟姜女》不仅锻炼了戏剧系学生的实战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校的营销队伍。此次演出的票务工作,全部由老师带领文化管理系学生运作,大到拉赞助、小到帮助售票处卖票,学生们全部身体力行,最终两场演出票房卖了6万元。

  “为了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服务河北文化建设的能力,我们不断探索舞台剧目市场化运作方式,实现课堂教学、艺术创作、舞台实践、市场检验的对接。”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李建锁说,该校师生正在为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在廊坊、霸州、秦皇岛等地的巡回演出忙碌。他们正在联系各方,争取借助孟姜女之乡秦皇岛的旅游资源开展多方合作,打造驻场演出剧目。此外,为了有计划地培养新人,他们正谋划启用本校学生排演一部青春版《孟姜女》,使之成为优质的教学剧目,更好地为学生实践表演创造条件。

  “该剧筹拍时就考虑到市场需求,观众进剧场就可以发现,我们的舞美和道具非常简洁空灵,用灯光和简单背景营造出写意的效果,这种处理一是回归戏剧本体,把舞台的空间更多地还给演员,另外这种简洁的舞美便于运输和安装,非常适合商演”。李建锁透露,《孟姜女》将参加国家和省内的戏剧节、艺术节等演出活动,并在国内的主要城市和国际舞台巡演。

  启示三:艺术教育只有与市场对接,才能打破人才培养、艺术传承和文化传播的瓶颈。

 

关键词:河北梆子,孟姜女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河北日报
责任编辑:赵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