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全景河北>>时政要闻

转型治污看广东:产业重构 腾笼换鸟 压旧扶新

http://www.hebei.com.cn 2013-10-23 09:30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广东制造”的蜕变

  2004年1月,《华尔街日报》讲了一个中国经济故事:罗技是美国和瑞士的合资企业,也是世界最大的鼠标生产商。2004年,鼠标还比较贵,平均单价40美元。这40美元里,罗技自己拿8美元,拿得最多的是批发商和零售商,为15美元,零器件供应商也能拿到十几美元,但在中国的鼠标制造工厂,几千工人的工资、水电费、管理费加到一块,只拿3美元。

  这曾经也是广东经济的形象——来料加工、贴牌生产,广东长期以来依赖资源外延开发的增长模式,被动接受国际产业分工,导致产业被挤压于国际产业链低端,也带来了沉重的环境压力。

  这一切,都让广东看起来像是一个流大汗、挣小钱的“打工仔”。传统制造业的改造提升刻不容缓,唯有让产业价值链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才是出路。

  故事:“野草”长成“大树”

  马总是台湾人,在东莞,他的鞋厂如同一个传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来袭时,大批制鞋企业倒闭或转移,马总这家位于东莞厚街的工厂却挺了过来。

  秘诀何在?

  马总告诉记者,在改革开放之初他就来到大陆做生意,最为辉煌的时候是2002年。那一年,他的鞋厂有两万多名工人。但就在当年,他发现虽然企业的规模大了,可原材料、人工等成本也在快速上升,企业经济效益并没有提高。长期的商业经验告诉他,到了改变的时候。

  于是他开始逐步压缩企业规模,剔除那些代工低利润产品,多生产附加值高的产品。“那个时候我跟别人说,鞋厂也要升级,要向高端制造发展,别人都听不懂,他们觉得我是痴心妄想。”

  由于升级早、升级快,金融危机对马总的鞋厂影响并不大。说起自己的经历,马总感觉很欣慰,“别看我们现在只有2000多名工人,但我们生产的大部分都是高端产品。可以说,每双鞋我们都是当艺术品来做的。”

  在有着务实之风和经商传统的南粤大地上,如马总一般成长于民间的经济力量,就像野草,敏感而顽强。在广东转型升级的进程中,很多时候,来自企业内部的激变,带动了庞大制造能力的整体提升,从“野草”长成了“大树”。

  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佛山南海就开始生产灯光源,几年前,随着LED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这些之前做灯光源的企业凭着敏感本能,开始转向。

  如同30年前其他产业的发展一样,新的一条产业链也在南海自发形成。以传统光源的生产基地罗村为例,在其周围,分布着十多个专业镇,也自发与之形成配套。原来做五金的,转行做LED的灯杯、灯罩;做铝材的,则转型做LED的新材料开发等。

  虽然是新的高科技产业,但依然是一个老故事,大多数企业的制造业务都停留在产业链最无钱可赚的封装等环节。

  终于,龙头企业的出现改变了故事的走向。2010年1月,国内首台半导体照明芯片核心设备在南海下线。此种设备是LED产业链里最核心的技术,此前一直都被美国、德国、日本垄断。这意味着,国内长期依靠进口LED芯片制造设备的局面被打破。

  研发这一设备的是广东昭信集团。这个由一位女裁缝出身的总裁领导,先后做过灯饰和电子产品的企业,不仅自己引领了照明革命的潮流,也成功弥补了南海LED产业链上最重要的一块短板。

  曾任罗村街道办事处主任的刘宗阳介绍,在上游芯片企业的带动下,预计2013年南海LED产值可达400亿元,初步形成从外延片和芯片生产、封装、下游应用到流通市场的完整半导体照明产业链。

  启示: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

  汪一洋坦言,曾经有人担心,广东的转型升级会导致“产业空心化”。“其实,不能把产业的概念仅仅理解为是第二产业、制造业。第三产业、服务业也是重要产业,而且是附加值较高、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随着转型升级的推进,广东的制造业逐渐向产业链的两端——设计、研发、标准、品牌、销售等环节延伸,同时也向价值链高端发展。这是广东传统制造业的升级路径,也可看作是该省工业升级的样本。

  “不是不要制造业,而是不要低端的制造业;不是不要传统产业,而是要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汪一洋认为,国外许多炙手可热的奢侈品,如手表、皮包、香水,它们都是传统产业演变而来的。事实上,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通过技术、研发、品牌、营销等手段提升产业水平,是转型升级的一大核心任务。

  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

  广东经济的发展曾长期依赖资源要素作为驱动力,在转型升级的浪潮中,自主创新的力量也一步步被激发出来。

  2007年12月25日,广东省委十届二次全会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竞争力。

  2010年1月7日,广东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上,自主创新被提升到“引领广东未来发展的核心推动力”的高度,要求“聚精会神、合力推进,努力建设创新型广东”。

  “唯有创新才是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唯有创新才是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竞争力中心主任丁力如是总结广东的转型心得。

关键词:治污,转型,广东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河北日报
责任编辑:赵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