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半夜鸡叫”难解拥堵之根
“天津也限牌、限行了!”15日19时,天津市政府召开发布会,天津紧随上海、北京、广州,加入小客车限牌、限行城市行列。值得关注的是,天津“双限令”公布5小时后就正式实行,突如其来的政策,让此前在北京、广州上演的“汽车连夜抢购潮”在天津重现。(12月16日《新闻晨报》) 天津限牌政策从公布到实行,不过5个小时,一些市民不得不匆匆购车,搞得众人狼狈不堪。据报道,15日下午,限牌政策正式公布前,天津市多家4S商店已是人满为患,不少人直接携带现金抢购汽车。 网友感慨,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有很多网民提出质疑,汽车限购这样的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为什么不能先征集民意?为什么要搞“半夜鸡叫”?据新华社报道,在行政许可法已经实施的背景下,对于汽车这种大件商品的限购要经历哪些民主程序尚无“说法”。 城市交通拥堵,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典型的“城市病”。在没有找到“病根”之前,似乎只有通过“限购、限牌、限行”这些行政手段,才能抑制住汽车保有量增长过快的发展态势,并逐渐被更多城市所效仿。而纵观日本、美国等国际大都市治理城市拥堵的经验,我们不难发现,汽车发达国家大规模使用限行、限购这些行政手段的几乎没有,他们的治堵之道更多依靠的是市场化的调控手段、管理水平的提高、高科技的力量和制度设计的缜密。 当然,中国有着自己独特的现实国情,“限购、限牌、限行”可能是短时间内解决目前城市交通拥堵最快的办法,但绝不是最好的办法。所以,“半夜鸡叫”的政策将缓冲期大大缩短,也许是为了让政策得到更高效的执行,但被抑制住的消费需求却没有得到合理释放,会不会转换为其他形式从而滋生出新问题,也是需要决策者一并审慎考虑的。 另外,汽车作为一种现代交通工具,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满足了人们提高出行效率、提升生活品质的改善性需求。这种需求对所有人来说都应该是合理的、公平的。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凡是像汽车限购这样涉及公共利益的政策,应尽可能地维护多数人的利益,用更加民主的方式倾听民意、集思广益,才能寻找到“最大公约数”,从而实现最大程度的公平。(宋华) |
关键词:限行,限牌,政策,公共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