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全景河北>>全景河北

李克强总理为什么频繁“发怒”

来源: 长城网 作者: 汪金友 2014-06-20 09:44:5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李克强总理。(资料图片)

  ●汪金友

  国内的一些媒体,近日总结了李克强总理频繁“发怒”的缘由和过程。不是一次“发怒”,而是多次“发怒”,批“揽权”、批“懒政”、批“走样”、批“奢华”,一声高过一声,一声重过一声。(6月15日《北京青年报》)

  批“揽权”:“政府的手”为什么总是“闲不住”?一个大学毕业生要办书店,跑了30多趟才批下来。开业后各种检查、收费、罚款接连不断,没钱就拿书,最多的一次拿走了140多本。为此李克强总理怒批,“政府的手”不要总是“闲不住”,什么都要摸一摸。

  批“懒政”:尸位素餐也是腐败。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要求各位官员:我们要认真自省,一年下来究竟办了多少事,才不会愧对自己的俸禄,不会愧对人民的期望。有些地方确实出现了“为官不为”的现象,“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甚至“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这不就是尸位素餐吗?这样的庸政、懒政,同样是腐败。

  批“走样”:拍桌子怒斥暗箱操作。有一个村干部,为了讨好某位副部级官员,一直给他父亲发放低保。为此李克强总理在一次会议上气得拍桌子:“难道一个副部级干部,没钱供养自己的老子?说白了这就是送人情嘛,这坚决不行!”

  批“奢华”:公职人员要“派头”有什么意思?李克强说,现在某些官员,不仅追求大的办公室,坐车也要大排量的。一个公职人员,要这个“派头”有什么意思?”有些地方,把一间大办公室隔断成几小间,面积没变,反倒还多花了装修的钱。这不是形式主义吗?对政府性楼堂馆所这个屡治屡犯的“牛皮癣”,必须加大整治力度!

  一个大国的总理,在一段时间内频繁的发怒。而且多是对待同一类的问题,一而再、再而三的发怒,这不能不引起媒体的关注,也不得不引起官员的反省。想一想,“怒根”在什么地方?“怒源”在谁的身上?

  这说明,问题已经非常普遍。一般情况下,各地各部门汇报工作的时候,都是以说成绩和经验为主,看最漂亮的场景,讲最成功的典型。而李克强总理在各种场合对各项工作,总能发现问题。其中有“揽权”、“走样”等管理上的问题,也有“懒政”、“奢华”等作风上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几乎到处都有,你有、我有、他也有。只是很多人都不愿意说。能掩盖就掩盖,能推脱就推脱。越掩盖群众越不满,越推脱问题越复杂。

  这说明,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上边说了下边不听”。你不让他“揽权”,他偏要“揽权”;你不让他“收费”,他偏要“收费”;你不让他“建办公大楼”,他偏要“建办公大楼”;你不让他“以权谋私”,他偏要“以权谋私”。再就是“上边说了下边不干”,政策出了中南海,便一级一级打折扣。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到最后,很多的好政策好制度,都在落实声中落空。

  这说明,解决问题必须要下猛药。前段时间,抓了一批“老虎”,打了一批“苍蝇”,老百姓拍手叫好。但官员们心里非常清楚,那些被查的被抓的被捕的被判的,都是撞在枪口上的贪污受贿。很少听说哪一个干部,因为“揽权”、“懒政”、“走样”、“奢华”而被追究责任。所以“不干事”也“没出事”的干部,都感觉非常“坦然”和“安全”。

  总理频繁“发怒”,是一个信号,也是一声警钟。现在最需要的是从严治政,打通中间的“梗阻”,让党和国家的政令,更加顺畅的落到实处。

关键词:总理,发怒,信号,警钟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责任编辑:王培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