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票倒票漏洞”须及时补牢
26日,铁路“春运”正式启动。记者在北京各大火车站调查发现,存在两种黄牛利用实名漏洞倒票通关的“秘技”:“买近求远”,即在站外高价购得黄牛票(远途),再买短途票进站,避过火车票实名制;“秒杀退票”,即黄牛和购票者讲好,黄牛把购票者所需票退掉,同一时间,购票者秒杀此票。(27日《新京报》) 从记者实际调查验证情况看,上述两种所谓的“秘技”确实可能“行得通”。这意味着,目前的火车票实名制和网上售票制度,确实仍存在漏洞。 不过也应看到,这些“倒票漏洞”其实又不是什么难以克服的大漏洞。如“买近求远”,利用的就是实名制验证环节太少的漏洞,“进站口通关后,进候车大厅、检票进站、验票上车、车上查票四环节皆无检验身份证环节”,因此,只要更严格验证,这一漏洞很容易“补”,正像有黄牛承认的,“验证环节增多,‘买近求远’则无计可施”。至于“秒杀退票”,同样如此。如果能稍稍改变退票的网上显示时间,“另找时间放出”,便会“增大黄牛定点抢余票的风险”。 面对“火车票实名制”、“网上售票”背景下依然出现的这些漏洞,我们或许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尴尬的事实:在春运火车票总体供求格局未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囿于现实利益驱使,黄牛倒票现象确实具有某种难以避免的客观性、难以彻底禁绝,且任何制度都不可能绝对完美,难免存在漏洞。 但同时必须意识到,这种“倒票漏洞”的不可避免和无法禁绝性,绝不是消极放任待之的理由,更不意味着当它暴露时,我们无所作为,无法降低其危害。事实上,近年来,在火车票销售上,从以往的非实名制到现在的实名制,从单一的手工窗口售票,到现在的网络、电话等多方式售票,这一系列变化,原本就是不断有所作为、减少“倒票漏洞”和降低倒票危害的过程。显然,没人能否认,尽管“一票难求”依然挥之不去,但较以往,目前实名制和网络售票下的火车票发售过程,至少相对公平合理了。 媒体曝光上述这些最新“倒票漏洞”,不一定是坏事,更不能归咎于实名制和网络售票本身,其中见证的不过是现行制度仍不够完善或没有被充分落实的现实而已。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最近在所谓“抢票软件”之下暴露的铁路售票系统的漏洞,也可作如是观。 所以,正如铁路部门没必要通过抱怨甚至叫停“抢票软件”来掩饰自身漏洞一样,面对“倒票漏洞”,铁路部门也没必要太过抱怨,而需尽快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及时“补漏”——严格落实实名制、改进完善网络售票方式,压缩黄牛倒票空间,为旅客创造一个虽“一票难求”但至少足够公平合理的春运购票环境。 |
关键词:倒票,火车票,漏洞,春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