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洋事件给仇恨教育敲响警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对人的灵魂塑造,对人的行为影响,持续的时间最长。可以不夸张地说,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民众。教育,受制于相应的教育理念,受制于特殊的社会环境。评价一个时代的教育状况,不妨寻找相似事件。马加爵、药家鑫,在校生犯罪,与其说是其个人的悲剧,不如说是社会的悲剧。社会悲剧,教育界也应该有所反思。除了显性凶手外,另类的受害者也不应忽视。前两年,北京某名校研究生入院,最终发现是室友投毒所致。这个事件,至今没有结果。如今,新的悲剧重演。 复旦大学2010级医科在读研究生黄洋因身体不适入院,后病情严重,未发现病因。警方介入调查后,从该生寝室饮水机检出有毒化合物,并锁定同寝室某同学有投毒嫌疑。4月16日15:23,该生在附属中山医院去世。犯罪嫌疑人林某黄某(1985年生)不久前刚获得直升博士生机会。(新华网4月16日报道) 黄洋离去了。也许,他无法知晓自己为什么会永别于人间。他死于被投毒,则大抵没有异议。网上,人们在表达对黄洋离去的哀悼,人们在表达对投毒者的谴责。黄洋不幸,投毒者可憎,可他们都是在校研究生,并且是一个宿舍的室友。不论是何种原因,这种“同室操戈”的悲剧都令人深思。在我看来,黄洋事件与我们长期的仇恨教育,有着某种内在的因果联系。 从小,我们就被告知,要爱什么,恨什么。教科书和老师的言传,教育孩子爱憎分明。校园之外,电影、电视剧、小说、招贴画,爱恨的内容更多。爱的东西,因宏观而变得模糊;恨的东西,却相当具体。比如,一个看过电视剧的孩子,对“鬼子”的仇恨可能超出成年人的想象。无处不在的仇恨教育,以“爱国主义”的名义,播种着仇恨的种子。也许,教育者——不,宣传者的任务完成了,仇恨的种子必然要寻找射杀的靶子,早晚有爆发的时候。马加爵、药家鑫,还有给黄洋投诉的研究生,不过是把埋藏多年的种子,让其“发芽”而已。 此外,有些仇恨,源于另外一种特殊的教育,这就是“冠军教育”。望子成龙,问题是龙种太少,龙袍、龙冠太少。千军万马争夺第一,家长、老师和孩子,以追求第一为直接目的。一旦有人超过自己,竞争对手就成为自己的绊脚石。个别人为扫清自己的路障,不惜铤而走险,磨刀霍霍向室友,只为铲除所谓的异己。黄洋的遇害,其室友是不是如此,应该说基本具备符合这样的险恶动机。“教育到最后都是争夺——也正是这种方式,什么到最后都是唯最至上的深层恶源。”问题是,这样的动机,恐怕已经不是孤立的个案,这才是最危险的。难怪有人说,“有文化版马加爵”。将导致在校生不得不“防火防盗防室友”了。倘若连“未来的医生连自己都救不了自己,这是个怎样的环境”? 黄洋事件,留给我们思考的问题很多。放弃仇恨教育,减少“冠军思维”,显然比单纯指责凶手更有现实意义。否则,一旦存在利害冲突,同室操戈的悲剧,怕是还要重演。所不同的,只是形式和手段的区别而已。 |
关键词:复旦大学,投毒,仇恨教育,饮水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