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皮影现代新风入“非遗” 三落三起肥乡皮影
两根竖直的木棍上挂着一块长方形的白布做幕,中间放着一个电灯泡映衬投影,锣鼓梆子伴奏,光与影之间,一位老人口唱戏词、手拿皮影在幕布上自如表演。简单的舞台、光影的配合,这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省肥乡县旧店乡东马寨村皮影戏的演出现场。 三落三起的肥乡皮影 今年67岁的李修山老人是肥乡皮影第四代传人,他17岁便每天放学后跟着村里的老艺人们在牛棚里里学习皮影,回家再向会表演皮影的爷爷请教切磋,由于天资聪明,再加上刻苦好学,很快李修山就掌握了皮影戏表演的基本技巧,成为村里最年轻的皮影表演佼佼者。“肥乡皮影经历了三落三起,能发展到今天可不容易啊!”提起肥乡皮影的兴衰与艰难,李修山感慨万千地说,冀南一带的皮影戏起源于北宋末年,清末民初由老艺人苏万通传到肥乡县,后广泛流传到成安县、磁县、临漳县、永年县等地,其后几经荣衰,至“文革”时中断。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东马寨村又兴起了一股新的皮影热潮,村大队特地买了两头牛,将牛屠宰,牛肉卖掉,牛皮做成皮影,大家把锣鼓家什凑到一起,一个新的皮影艺术团产生了,李修山给皮影团起了个好听的名字———肥乡县东马寨村复兴皮影团,寓意皮影戏迎来新生、走向复兴。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1983年,电影、电视开始盛行,皮影再次遭受冲击。 1998年,李修山联系韩克礼、韩庆和等几位老艺人,重新组织起皮影剧团。由于多年没有表演,演出器具散落各处,他们东寻西找、翻箱倒柜,也只找到了一些皮影,没有找到乐器,大家连借带买才算凑齐了行当。当年10月19日,在李修山家,随着一声高亢的锣响,肥乡皮影铿锵的唱腔响彻天空。 2006年,随着国家对民间文化的重视和保护力度越来越大,肥乡皮影真正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这一年,肥乡皮影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李修山也成为国家级非遗第四代传人。 “老瓶装新酒”焕发第二春 申遗成功后的李修山越发忙碌了,他搜集整理出《殷红下山》、《王莽篡朝》、《哪吒闹海》、《五鬼阵》等七八个演出剧目,形成近9万字的皮影戏剧脚本。2011年冬天,他还在邯郸市创建了冀南皮影传承基地,大张旗鼓地培养皮影戏剧表演新人,让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光与影的世界,感受并传承中华优秀民间文化瑰宝。“皮影也得创新改革,要跟得上时代需求。”李修山说。有一次,他们在外地演出,当时定好演出时间是一个小时,但只演了20分钟就没人瞧了,回想起那次“惨痛”的经历,李修山至今历历在目、终生难忘。“剧本老、唱词不新颖,年轻人不喜欢,再加上电视、电脑等现代科技的冲击和年轻人大都出去打工挣钱,无人愿意学,皮影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困难。”正是有了那次不成功的演出,使李修山下定决心对皮影进行大胆创新改革。近年来,在他的努力下,肥乡县旧店乡东马寨村戏班因能演出的剧目最多,演员比较齐全,且老少搭配适宜,不仅成了邯郸皮影戏班中的佼佼者,也代表了“冀南皮影”的基本面貌和生存状态。 “我们去年演出了十几场。”李修山说,他们剧团演出的次数还算比较多,虽然不挣什么钱,但只要有人看,他们就高兴。近几年,他还把现代社会新风尚编成剧本,新编了《包公“巧断”税务案》、《殡葬改革新风》、《宣传计划生育》快板戏等十余剧目。并与婚庆公司合作,准备引进声、光、电等特效技术,增强观众视觉冲击力,真正让古老的艺术焕发出青春活力。 |
关键词:皮影戏,非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