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史专业盲目扩招 仅占2013年招聘需求的3%
“从小到大的理想都是要上个好大学,等到毕业才发现专业更重要。”因专业不对口而遭遇求职困境的高校毕业生如此感叹道。 发出这样感叹的多是文史类毕业生,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也更多地体现在他们身上。供大于求的现状,让他们求职时不再执着于专业,他们中的大多也在不太对口和完全不对口的领域里,谋得一个并不满意的职位。他们大多有跳槽经历,有的甚至毕业七八年还没有稳定的工作,依然不定期地在人才市场上游荡。 多少学子的梦想终止在“好大学”里? 上小学时,父母就在耳边念叨,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高考那年,自己考上了全国重点院校还登上了高中母校的荣誉榜。直到大学毕业,才发现专业对求职是多么重要。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学专业的张同学说,“这几年找工作的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好大学不如好专业。” 小张毕业已经好几年了,她在律所做过大半年不带工资的实习生,做销售卖过劳保手套,在一家外企做职员负责处理英文合同和文件,目前依然在一家规模不大的公司当行政文员,每月工资还不到2000元。“有个高中同学是学土木工程专业的,专科水平,在一家建筑公司做监理,每月能赚五六千,还有五险一金,想一想就很不平衡。”小张说。 好大学不敌好专业,有多少学子的梦想终止在“好大学”里?河北医科大学临床专业的李同学毕业快8年了,记者昨日约12时到达省人才市场时,他还在里面逛。“这些年跑遍了石家庄各个人才市场,参加了无数场招聘会了,有过很多工作经历,没有一个是稳定的,干得最多的是在各个医药公司当医药代表,快30岁了都没一份稳定工作,找对象也成问题。” 小李无奈地说,“临床专业对口的是各大医院,但没有关系进医院太难了,自己的不少同学都在当医药代表。” 当着记者的面提起自己的母校,小李没有自豪,只有苦笑,“河北医科大学在全省的录取分数线也是数一数二的,可是有什么用呢,干销售没有业绩,挣得还不如高中生多。” 接受采访时,求职的小张也疑惑地说,“为什么我们从小不是为了某个职业理想而努力,而是要拼命考大学呢?” 文史类专业仅占招聘需求的3% 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遭遇冰火两重天。这早已不再是新闻,而是维持了近十年的就业状态了。热门专业一才难求,而冷门专业的毕业生,却几乎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曾有一位学文秘专业的毕业生向记者讲述自己的求职经历,“满怀信心去应聘一家公司的文秘,却输给了一位学计算机的。用人单位说企业无纸化办公,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更有技术优势。” 我省就业市场“工强文弱”的状况也十分突出。省人才市场今年年初发布的全省就业情况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用人单位招聘计划中,理工科专业依然很吃香,能占需求的62%;其次为销售、财会、管理等财经类专业,占需求的35%强,而文史类专业则需求很少,主要是外语类专业的带动,能占需求的3%左右,而前些年高考中非常吃香的法律类专业,在单位招聘计划中鲜有提到。 同样在这份调查报告中,省人才市场对100名毕业生的求职就业跟踪调查显示,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完全对口的仅占8%,比较对口的占12%,不太对口的占42%,完全不对口的占18%。 其中完全对口的集中在建筑、机械、软件开发工科专业,而完全不对口的主要集中在法律、历史等文科专业毕业生。 这些都真实地反映出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脱节,很多岗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呈现多元化、传统的专业设置已不能满足岗位的需求。 供大于求,高校文史专业扩招盲目 “人文社科专业的明显遇冷,始于人才培养的供过于求。而供过于求的重要原因是各高校此前的盲目扩招。”省人才市场资深人力资源人士如此解释当前文史类毕业生的求职困境。 对此,高校毕业生们也深有同感。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刘同学表示,“我2000年考大学的时候,省内高校设有新闻及相关专业的高校好像只有河北大学,毕业时找工作还是相对容易的,大约三四年内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等省内综合性大学几乎都有了新闻专业,一些专科院校也都开设了新闻相关专业,现在新闻专业估计也要名列最难就业专业了。” 一位学哲学专业的毕业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班里有一半多的同学都是服从调剂过来的,因就业形势不好这个专业并不被看好,但招生并没有少。” 和理工科专业相比,文史类专业的办学成本似乎要低很多。因为不需要实验室,不需要各种设备,一间教室、几个老师、一套教材就够了。或许正是如此,近年来人文社科类专业的扩招规模远大于理工专业,导致人才结构性扭曲。 此外,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就业意识,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需求严重脱节,以至新闻专业的毕业生不会写消息,文秘专业的毕业生不会做PPT,用人单位不断抱怨,应届毕业生眼高手低,培养成本高,甚至在招聘时拒绝应届毕业生。 市场引导高校专业设置,是利还是弊? 面对高校人才培养和就业市场需求的错位,有人提出高校要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教育部也曾明确要求,高校学科专业设置须与就业率挂钩,就业不佳的专业要缩减招生规模或取消。一时间,就业率成为各大高校最敏感的话题,“就业率造假,不签合同不发毕业证”的新闻也不断见诸报端。 以市场引导高校专业设置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是否可行呢?一位多年接触高校教育就业工作的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不妥。“高校办学宗旨是培养高端人才,市场的反应总是滞后的,如果以市场引导专业设置就是本末倒置,不仅解决不了就业,还会破坏人才的成长规律。” 河北师范大学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也表示,就业市场本身是动态变化的,且受当年经济形势影响很大,通过市场引导高校专业设置,很难达到理想状况。“今年的热门专业,四年后可能会是冷门,今年的冷门四年后也可能会变成热门,就业市场上的冷热交替时常上演,谁也无法准确预测。”他说,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河北师范大学的师范类专业,地理科学专业,因高考政策的调整,地理专业重新作为高考课程,迅速由冷门专业成为大热门,当年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当然,高校专业设置要与市场需求挂钩,原则上肯定是正确的,关键是如何挂钩?”他表示,如果一味以市场为导向缩减或取消,那些短期内就业形势不好的传统学科必然式微,甚至导致一些重要的基础学科出现知识断层,对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长远需求是极为不利的。 |
关键词:文史类,招聘需求,人才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