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本不该参选“文化符号”
山西省十大“文化符号”评选活动3月15日启动。6月23日,记者了解到,截至当日下午5时,暂时排在第一位的是太原市长耿彦波,排在第二位的是晋祠。此外,还有山西大院、晋商、黄河、关公、老陈醋等。(24日《三晋都市报》) 说起来,山西也是文化大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出过许多文化大家,也有很多标志性的文化建筑和地方品牌,如山西大院、晋商、晋祠、关公、老陈醋……哪一个不是闻名遐迩?而在这其中夹杂着一个现任领导,并以极高的票数位居榜首,不仅显得凸兀,也很滑稽。 所谓“文化符号”,首先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然而太原市长耿彦波,除了当地人熟知,外地有多少人知道?评选山西省十大“文化符号”,目的显然在于通过树立地方的文化品牌,对外展示地方的文化形象,而不是关起门来自娱自乐。地方一把手参选,并以高票领先,实质上是矮化了地方的文化实力。 耿彦波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今年春节期间,时任山西大同市长的耿彦波调任太原,引发市民挽留和舆论关注。当然,市民挽留耿彦波并不完全是出于对其政绩的肯定,而是担心“人走政息”。其主政大同5年期间,推出了雄心勃勃的一揽子古城重建计划,希望把大同3.28平方公里的古城真正恢复到明代时的格局。如此规模宏大的古城复建工程,只进展到一半多,还未完工。是非姑且不论,其所作所为完全是一个改革者的形象,和文化扯不上太多关系。 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市长有没有资格当选“文化符号”,而是根本就不该参选。作为城市管理者,其政治和社会影响力十分巨大,市长参加一项评选活动,主办方能不曲意逢迎?广大市民能不“被配合”?这首先就违背了评选活动的公正原则。也许市长参选并没有什么功利心,纯粹是为了显示对这项活动的重视程度,甚至可能是被好事者“赶鸭子上架”,盛情难却之下才勉强答应的,但作为市长应该明白,自己一旦参选,权力就会有形无形地发生作用,这项活动就已经变味。 市长参选“文化符号”,从目前的情况看,很可能最终名列榜首。这对市长个人而言,当然是锦上添花的事,可以为其政治家形象之外增加一点文化魅力,但对山西的文化形象而言,却是大大减分的。在此奉劝耿市长,还是尽早退出这项评选活动吧,不要让外人误以为当地的文化事业已衰落到要靠市长“救火”的地步。-吴龙贵
|
关键词:文化符号,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