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渤海潮评

清华大学捅破加分最后一层窗户纸

http://www.hebei.com.cn 2013-07-01 10:03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在这场看似是高校招生权与地方加分苟同现状的碰撞后,能否引来教育主管部门的制度性应和———我希望答案是肯定的,肯定是为了表示,清华大学不会成为西西弗斯那样孤独的不配合者。

  当“女神师姐”形象充塞于招生季的各大学主页上,我却觉得这是清华大学最好的招生广告:在过去3天,清华大学四川招生组多次重申,不承认四川“二级运动员”的20分高考加分政策。坚决呼吁砍掉一切不合理的加分!随后,清华大学又回应称,拒绝四川二级运动员高考加分并不是针对所有四川考生,而是针对有作假嫌疑的考生。清华表示,此举是希望考生“上清华,不拼爹,拼实力”。“上清华,不拼爹,拼实力”,清华大学对公平念兹在兹,也是在提请社会关注正在变得泛滥的加分怪现状。近些年来,和名校里递减的农村生源一样,媒体和围观者不无惊诧地发现,普遍中学生考上清华等国内名校也愈来愈难。曾经被关注的各地“县一中”辉煌现象不再,清华、北大的录取学生多集中在了大城市或一些“超级中学”中。究其缘由,掐尖式的培养方式、教育资源的过度倾斜当然都在其列,但如媒体所披露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形形色色的高考加分也集中到了类似人群身上,而其中,自然不可避免地出现腐败的温床。

  换言之,作为一种追求“真公平”的制度设计,高考加分本身并无原罪。专门针对素质教育领域的高考加分,正是在高考的绝对公平上再叠加相对公平,进而最大程度地兑现出高招制度的“真公平”。但与此种制度发轫善意相并存的,却是现实中具体制度设计的严重缺陷与监督虚置。不仅许多高考加分项目过多过滥,一些人情与权利之手也活动于其间,最终衍生出的情景是:因为加分项目多有利于城市孩子,城乡教育的鸿沟继续拉大;因为问责制度的“名义存在”,城市高考加分成为普遍视若无睹的“注水游戏”。关呼于此,仅是清华大学此次披露的冰山一角,已令人触目惊心:某年,四川居然出现了数千名“二级运动员”。

  没有谁能想象与容忍,明显注水的数千名“二级运动员”以加分的方式快跑进大学。清华大学的不经意披露与自觉抵制,事实上已是某种大白于天下的昭告:对泛滥且腐败滋生的高考加分行为改造已刻不容缓。我们敬佩清华大学“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的勇气,却也不得不承认,改造非它一身所能独承之重,制度性的异化只能制度性地来纠偏。取消当前所有的高考加分是不现实的,如讨论者早已指出的,纠偏只能是渐进式的。眼下最重要的,是尽快实现省内加分政策与教育部政策的对接,避免地方加分政策过多过滥。与此同时,在我看来,还高考加分权于大学同样可以成为一个选择,这也是清华“反对”声正在传递出的信号。

  清华大学之所以会公开否认四川的“二级运动员”加分,缘由其实很简单,恰如该省招生组微博所表示的,“只服务于真实,只服务于公平”。这事实上也在表示,不同于地方对高考加分腐败的视而不见,一些高校更具有“零容忍态度”。这其实也是顺理成章的结果———高等教育在产业化,即便是曾经的顶尖名校,在今天也面临着激烈的生源争夺战,这就要求他们招录进真正的优秀学生,以公平招录程序和此后毕业生良好的发展前景,来形成生源争夺战中取之不竭的口碑效应。在对高考加分进行制度性纠偏的同时,亦需把高考加分的认定与核实权部分让渡给高校,明显高于地方的责任心之下,高校的把关或可遏止现实加分的溃败趋势。客观上,此种让渡也与时下高校自主招生权的扩大是相契合的。

  清华大学正在捅破高考加分“最后一层窗户纸”,它无疑是这个夏天里爆炸性的高招新闻之一,我现在最关心的是:拒绝与反对会否引发涟漪效应?进一步说,在这场看似是高校招生权与地方加分苟同现状的碰撞后,能否引来教育主管部门的制度性应和———我希望答案是肯定的,肯定是为了表示,清华大学不会成为西西弗斯那样孤独的不配合者,亦为了表明,即便整个社会都处于公平性的堕落进程之中,教育领域依旧具有某种自净能力。能够“自净”,是弥足珍贵的。(特约评论员王聃)

关键词:清华大学,招生广告,高考加分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杨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