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渤海潮评

难道只有领导“怕热”吗?

http://www.hebei.com.cn 2013-08-08 07:59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1

  一场看上去并不严重的交通事故一下子引爆了舆论。8月6日的《大河报》以半个版的规模图文并茂地报道了这起司法警车撞人的交通事故。最大的看点不在警车上,而是事故发生后,警车司机下车救人大汗淋漓,而车后排的两位“领导“却在空调车里有说有笑,像没事儿人一样。

  就是这两位“淡定”的“领导”抓住了评论者的眼球。为什么不下车?《大河报》当日新闻的副标题直接给出了答案“疑因怕热”。与关心一下被撞者伤势相比,“怕热”的原因显得如此矫情,领导的眼里还装着群众吗?《重庆时报》的来论《合格的官员首先应是合格的公民》直接发问,“某些官员为何总是要表现出挑战公众底线的行为?”

  在被舆论炮轰之时,当事方济源司法局倒是很快做出了回应。济源市司法局的官方微博称,“事故发生后,司机立即下车查看伤者情况,其他人员向单位报告情况。”之后,济源市司法局也发布《济源市司法局车辆事故的情况说明》。在评论者眼里,这一份情况说明丝毫经不起推敲,《西安晚报》直接以《领导“怕热”》为题质疑司法局的回应:“撞了人后车都没下,看都没看一眼,也不知道伤者情况如何,究竟都能给单位报告些什么情况呢?”回应还称120救护车来后,“司乘人员与热心群众一起施救”,更是不知从何谈起,因为此刻已经有一个“领导”夺路而逃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样的共识早已深入人心,但现实有时却离奇得超乎人的想象。冷漠的不只是“有说有笑”的淡定官员,当官方的回应都透露不出一丝真诚时,它又将对公众造成怎样的伤害?在这份回应中,丝毫没有提及“怕热领导”的身份与职务。8月7日《南方都市报》来论版继续质疑这份回应,“两个‘领导’的举动不符合领导干部应有的言行,背离了公众的期待,无疑已是板上钉钉。故而,他们须接受道德的谴责和应有的批评无疑也是顺理成章的结果。但吊诡的是,济源市司法当局在回应公众的关切中,居然只字不提那‘怕热’而拒不下车救人的‘领导’。如此赤裸裸地袒护,则不啻于对公众情感的二次伤害。”好在,新华社记者之后证实了两位“领导”的身份,一位是司法局的副局长,一位是办公室主任。而且,两名领导晚于司机下车查看伤者是事实。

  古人云,“众指所指,何其严乎?”只是,如今一些官员丧失耻感,以至于他们已经不那么在乎公众的指责,躲在空调车里的这两位“领导”被汹涌的民情“烘烤”了一番之后,还会“怕热”吗?这个问号实在不好拉直。

  2

  如果不是这起交通事故,或许我们已经淡忘了之前那些“领导怕热”的“奇闻”。6日当天,偌大的中国,35摄氏度以上高温的国土面积达到158万平方公里,40摄氏度以上的约7万平方公里。中央气象台预计高温还将加强。在这场罕见高温还未达到高潮之前,早有“公务员高温关怀”缩短工时的举措在各地上演。

  炙烤之下到底谁最怕热?绝对不是坐在空调屋里办公的人。那些户外作业的环卫工人,速递员,那些建筑工地上的民工,他们才是最有资格“喊热”的群体。只可惜他们的话语权太微弱了,权益的保障只能通过公权部门的自觉,以及舆论的呼吁。《齐鲁晚报》7日的封面照片是环卫工人被晒伤得蜕皮的胳膊,它在诉说着一种《补贴不了的伤》。“山东省职工防暑降温费标准七年未变,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2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80元,算下来户外高温作业每天补贴仅仅4元钱。”山东如此,其他地方的补贴标准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这4元钱的补贴可能都不够那些坐在空调房里还要求缩短工时的公务员买一瓶冰镇饮料。

  当然,高温下的关怀不是没有。

  7日《西安晚报》的报道称,杭州、宁波等多个城市的部分企业推行“带薪高温假”。从7月26日到8月4日,杭州西湖电子集团近千名员工集体放“高温假”,工资、高温补助等照常发放。

  浙江部分企业的“高温带薪假”注定会赢得舆论的掌声。同样是在《西安晚报》评论版上,作者毛建国呼吁“让‘高温假’也热起来”:“今年最强高温”下,“高温假”不应该零星出现。换个角度看,这也是双赢之举———正如有用人单位所说,利用“带薪高温假”,企业可以适当“减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而员工假期回来,认同感更高,工作积极性更高。不希望天气继续热起来,但希望“高温假”能够热起来。“带薪高温假”体现了劳动者保护现状的进步,让“高温假”热起来的呼吁自然也是热烈的,可反观现实,它又让劳动者高温保护方面的制度缺陷显得尤为刺眼。8月7日《北京青年报》的社论便以“带薪高温假”为由头反思了这种缺陷。没有制度的保护,情感的呼吁是靠不住的。《北京青年报》的这篇社论明确提出,“应该以立法的形式确保这些劳动者拥有休‘带薪高温假’的权利。”

  罕见高温“烤”验中国。各种高温现象的报道和应对高温的呼声在舆论场上响成一片。与绝大多数媒体不同,《环球时报》依旧保持着它的“另类”,与“物理降温”相比,《环球时报》更强调“心理散热”。在《抗高温,莫让抱怨加剧社会焦躁》评论中,它提出建议,“高温需要对付,但也不要加剧社会围绕高温的心理急躁和紧张,政府要有‘物理降温’的行动,舆论应营造‘心理散热’的氛围。迎战高温一定是行动与‘心静自然凉’的相互协调,而不是强调一个,忘了另一个。”“心静自然凉”的道理谁都会懂,纾缓民众的焦虑也自然没错,只是当人们看到公务人员和户外工作者的“高温关怀”一个天上,一个人间时,让人保持“心静”,那需要多高的境界啊? 追踪热点评论,关注舆论态势,提供聚合阅读。《舆论场》期待您的关注,互动邮箱yzhcomments@vip.sina.com(评论员陈方)

关键词:领导,怕热,空调车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杨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