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裕华区推广绿色工地湿法作业 防施工扬尘
“当当当……”钩机的猛烈撞击声中,一面残墙轰然倒下。与此同时,发散状的水幕从洒水车中喷薄而出,压住灰尘。这是日前记者在裕华区塔冢城中村改造现场看到的一幕。 在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中,裕华区针对辖区各类工地较多的实际,将“抑尘”作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促发展与保环境两不误”的原则,采取了“拆迁工地湿法作业”、“建筑工地绿色施工”、“污染控制区扩面治污”三项硬措施,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针对拆迁工地,该区专门制定了“湿法作业”抑尘方案。要求每辆作业钩机后面必须配备一台洒水车,边作业边喷水;对新产生的建筑垃圾,及时用密目网苫盖;对拆迁工地周围道路,做到每天洒水3次以上,在施工繁忙期,实行循环洒水保湿。经过“喷水”、“苫盖”和“保湿”,工地上基本杜绝了尘土飞扬的乱象。 裕华区在严格落实《石家庄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管理标准》的基础上,专门研究制定了15条细则。目前,该区已创建了霞光大剧院工地、原师大工地、塔冢回迁楼B区工地等3个“绿色标准化工地”,并在全区迅速推广。 按照15条工地管理细则,对在规定期限内达不到标准的其他工地,一律停工整改,并严厉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同时,在每个工地实行“六包一”管理责任制,即一名街道科级干部牵头,一名城管队员、一名村居工作人员、一名建设单位负责人、一名监理单位负责人、一名施工单位负责人共6人分包,实行定人、定位、定责、定时,全面严盯死守。 为更加扎实有效地做好大气污染监管工作,该区将原有7平方公里的大气污染控制示范区,扩大至二环以内的所有区域,面积增加了近3倍,并通过详细摸底、实地调查,确定了辖区600余个污染源,绘制成“污染源地图”,挂图作战。 截至目前,该区已取缔并拆除违规临时建筑和砂石销售点46处;清理沙场存放河沙5000立方米,就地覆盖河沙及石粉约4000立方米;全面完成22台分散燃煤锅炉的拆改任务;追加投资530余万元,购置5辆20吨高压清洗车和洒水车等环卫设施。 |
关键词:扬尘,工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