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空气污染不只是钱的问题
中国治理大气污染再迈一步。据财政部网站14日消息,中央财政将安排50亿元人民币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据环保部的数据显示,8月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仅约三成,明显落后于长三角地区,不及珠三角地区的一半。 这次安排50亿元资金防治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污染,显示出中央的决心。这50亿元究竟用在何处,财政部似乎没有明确。但却明确了这项资金如何分配,即以“以奖代补”的方式。也就是说,谁在防污方面力度大,中央奖励资金就多,至于怎么花钱地方政府说了算。 在笔者看来,尽管防治空气污染需要资金投入,也需“以奖代补”式的激励,但核心问题不是钱的问题。即使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除了中央财政、省市财政投入外,还应引入民间资本,这样,既可以为纳税人减轻负担,还可以利用社会力量共同防治空气污染。 以北京为例,据相关报道显示,预计在未来5年,北京市政府部门将为治理大气污染投入2000亿-3000亿元,全社会投资将接近1万亿元。不难发现,政府投资其实只占一部分,关键在于激活社会投资。而且,在笔者看来,政府投资不是核心,如何打好治理“组合拳”才是关键。 事实上,今年9月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就是“组合拳”,从10个方面35个角度进行综合治理。只有把每一“拳”打到实处,把中长期空气质量改善目标落实到每一年、每个月,才有希望。 其实,与其大笔投入财政资金不如多发挥投资、税收、金融、价格、贸易、科技等政策工具。因为政策杠杆撬动的力量远远比财政资金发挥的力量大,而且,利用市场手段防治空气污染应该不比行政手段差。尤其是,考核、追责在防治空气污染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 笔者以为,仅把防污目标任务纳入年度考核是不够的,还应改革官员考核体制机制,因为GDP目前在官员考核中所占的比例仍然很高。笔者建议,空气污染地区在摘掉“污染帽子”之前应该暂时取消GDP考核。另外,如果防治空气污染过度依赖于财政投入、财政激励,某些地方政府就可能产生依赖感。而事实上,财政投入只是防治空气污染的一个方面而已。 |
关键词:空气污染,治理,京津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