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校应就生源变化推进改革
《北京青年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大学不仅应该针对生源结构这种显性的变化进行办学改革,而且,应该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更新学校的学科设置、课程设置,调整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 据港媒报道,香港城市大学一硕士课程的内地生选读“以粤语授课”的班,却要求老师改用普通话讲课,引发香港学生不满对骂。老师只能讲一句粤语,再用普通话翻译一次。 这其实不该在内地生和香港生之间引发“骂战”。从根本上说,这暴露有的香港地区高校并没有做好生源变化的准备。之所以有内地生对城大“以粤语授课”的班不满,原因不外乎这些内地生不懂粤语,而当初学校招生时,可能也没有告知有的课是全粤语上课。那么,解决这一问题,办法无非有二:其一,学校对原有用粤语授课的课进行调整,比如用普通话授课、英语授课,或者分设普通话班、粤语班。其二,在招生时明确告诉内地考生,学校有部分课是粤语授课,要求懂粤语。这是把学校的教学形式告诉学生,以便学生做选择。 这个问题从办学角度看,就成了港校在招收内地生源时要不要对原有教学方式进行改变——坚持不改变,可能使港校在内地的招生受影响;而做出改变,则需要学校董事会在听取教师、学生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决策,也需要学校面对多元的生源结构对办学定位、战略进行全方位思考。 一所国际化的大学,是需要生源多元化、国际化的。所以,对于这起因授课语言而引起的“对骂”问题,城市大学的办学者必须引起重视,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这对其他大学也不无启迪价值。任何一所大学办学,都必须针对受教育者的变化做出积极的改变。针对来美中国留学生人数逐年增长的教育现实,全美教育界人士就举办研讨会指出,国际学生人数增长增加了改革本土课程设置的需求,同时也为学校各方面的服务带来挑战。这是对受教育者负责的做法,也是保障一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必须。 香港地区高校是不是也应该做这样的准备呢?近年来,内地考生选择港校的越来越多,只有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改革,才可能更好地发挥港校的优势,这不是要求学校改变传统的办学风格,而是为所有受教育者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事实上,大学不仅应该针对生源结构这种显性的变化进行办学改革,而且,应该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更新学校的学科设置、课程设置,调整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在坚持学校办学特色的同时做到因材施教。 -熊丙奇 |
关键词:港校,生源,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