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渤海潮评

“防投毒装直饮机”是奇葩思维

http://www.hebei.com.cn 2013-10-16 10:28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高端大气上档次!”新学期开学,四川传媒学院几乎每位学生都被自己宿舍的新装备—净水直饮机震撼了一番。原有的桶装饮水机彻底被取代,该校800多间宿舍,每间洗漱台前都安了直饮机。据该校负责人称,这样安排,确实有部分原因是为避免重演复旦大学学生向室友投毒的惨案。“为防投毒而改装直饮机”这样一个说法,确实放大了“投毒”前提。但无论如何,部分原因的存在,的确从侧面反映了教育理念的常年流弊:以堵代疏、代管思维。

  防投毒当做改装理由,隐含一个逻辑前提是,投毒有可能存在。而据直观经验提出的对策,则有明显的两个特征:懒惰、推责。所谓懒惰,就是明知学生可能会有心理、健康问题,依然不知从源头上疏导;所谓推责,就是学校一旦视教育为目的,就会只重视升学率、就业率,对生命、健康的关怀可以后置排位。

  正如网友提出的疑问,“总不能因为马加爵案,就禁止打扑克吧”“有人因室友脚臭而行凶,也不能因此而强制洗脚啊”。事实上,有些学校却是这样做的:前不久,有学校为防止学生“自杀、自伤”,要和学生签《自杀免责书》;有学校为防止学生间交往亲密,还与学生签《自律协议书》……

  若论这些做法的共通之处,本质上无非是“简单粗暴、代管思维”。若往前推导,目的则是为了保障秩序,这种目的未尝不可,但应通过对话沟通来实现。这首先反映的是学生权利困局——通常可见的话语权失衡,以至于校方“想怎样,就怎样”。其二,管理格局的混乱,更可追究到教育理念的滞后。按照“教育是生活的过程,不是目的”的理论,学生感受应排序于就业、升学前。假如确立了这一“理论”,学校就应更多尊重个人,学生有心理问题、性格问题,最重要的是疏导他们,而不是堵住发泄口。否则,不仅会无事于补,还可能会形成“负向激励”,导致学生不信任、不认同学校的规定。

  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管理体制,应对被管理者负责——他们会分析某种规律,形成科学、规范的事前防御机制,同时又布置严谨、周全的防御链条和应急制度,真正对学生负责。

关键词:直饮机,宿舍,四川传媒学院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河北青年报
责任编辑:杨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