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林场:14年血汗铸就绿色长城 人工造林128亩
宣战风沙源 最近一两年,到张家口旅游的人都会选择游览一个绝好的景点,那就是横亘在百里坝头的草原天路,这条修建在高山之巅,两旁绿树绿树成荫花草遍地美不胜收的旅游路,是许多游客梦中的“景色天堂”。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为了草原天路周围的几十万亩森林,塞北林场务林人走过了怎样的14年,都不知道在草原天路的幕后,站立着怎样的一群英雄。 2013年10月22日,张家口,天气阴沉,已快低至0℃的气温宣告山城冬季的来临。呼呼北风中,记者跟随由塞北林场场长王平带队的务林人来到了张家口著名的景点桦皮岭。 站在桦皮岭的山头,举目四顾,漫山遍野的落叶松、榛子松郁郁苍苍。著名景点草原天路的入口也在这里。而身边的这些务林人,看到这些树木,那眼神仿佛看着自己的孩子,赞许、骄傲和自豪。而在14年前,这个张北、赤城、沽源三县交界地并没有森林,王平说,这是塞北林场的第一批工程,“每次走过这里,我们务林人心里都会非常激动。” 已经退居二线的副场长王国山今年58岁,在林业战线已奋斗了30年。他介绍说,刚开始时,塞北林场可以说是地无一垄、树无一棵,规划的198万亩工程区涉及沽源、张北、崇礼、赤城、尚义、万全6个县,这些宜林地基本上都是当地农民的放牧区,属于村集体土地,在这些区域内要实现植树造林必须先禁牧,但禁牧对当地农民来说无异于是与其争利、口中夺食,这是塞北林场面临的最大难题。 程文秀是塞北林场副场长。他介绍说,面对遭遇的严峻考验,塞北林场经过大量调研之后,从农民利益的实际出发,大胆采用了股份造林机制:塞北林场总场以投资入股、各县分场以技术和管理入股、乡镇以组织协调造林入股、农民以土地入股,林场利益以1:2:2:5分成。也就是说,塞北林场每植两棵树,其中有一棵是农民自己的。在这样的机制下,不仅解决了造林用地问题,也激发了当地农民参与造林的积极性,林场与农民达成了造林就是为自己造林的共识。 人雪中平修道路以防车辆滑进沟里。燕赵都市报记者张岩/摄 从市里来的造林人 据塞北林场工作人员介绍,工程区位于内蒙古高原向坝下山地过渡带,基本上都是深山老岭,落差大、山高坡陡,沟壑纵横,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造林难度出乎想象。 于是塞北务林人提出了“绿了青山白了头”的奉献精神,他们从办公室奔赴大山,一头扎进工程区,和施工队同吃同住,一沟一沟地规划,一坡一坡地设计,一坑一坑验质量,一苗一苗盯栽植,一年下来有200多天都在大山里,成了真正的山里人。 在沽源县南滩林区,护林员陶景山说,从1999年开始种树时,林场人员就来到村里,从上到下无论职务,都和村民一起上山植树。早上7点上山,背上干粮,中午山上吃饭,晚上天黑才下山。这些从市里来的人一干就是十天半个月。“我们当地百姓干活习惯了,但确实想不到这些坐办公室的也能吃得这种苦。村里人都说林场人是开春时白面书生上山来,地冻时黑头羊下山去。跟着这样一伙人造林,我们有信心。” 塞北林场总工程师张德军介绍说,坝上地区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缺水植树难度较大,于是他们想到了就雨栽植的办法。“只要一下雨,我们就往山上跑,因为冒着风雨栽下去的树苗成活率能达到90%以上。” 沽源大干沟林区,大干沟,冲这个名字也能想象多么干旱缺水,植树造林是多么困难。 塞北林场副场长刘春水是老务林人,走进林区,他指着最高大的一片落叶松介绍说,当时上山植树实在太困难了,大干沟缺水,他们发明了营养杯栽树,以提高成活率。 而这些苦,在务林人眼里根本不算什么,在翻山越岭中,他们时常还要面对更凶险的遭遇:2011年,场长王平到万全县一处工程区组织检查验收,在陡峭的山坡上爬上爬下,一不小心摔倒在一个山沟里,造成了右腿膝盖骨裂;副场长程文秀更是在2003年、2006年两次在下乡检查造林工程时,由于林区道路山高路险,再加上雨天路滑,遭遇两次车祸,2003年那次连人带车翻入沟底,胸椎骨椎多处骨折;总工程师张德军长期奔波在一线,2010年在崇礼连续防火护林两天,突发心梗,最后做了两个心脏支架……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塞北务林人也正是用自己的血汗和奉献精神,铸就了128万亩绿色长城,兑现了务林人的忠诚职责。 |
关键词:塞北林场,血汗,绿色长城, 人工造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