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投入资金11.2亿元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开展以来,衡水市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环境整洁、设施配套、田园风光、舒适宜居”的现代农村风貌。图为饶阳县王同岳乡葛同岳村群众正在村内文化休闲广场扭秧歌。 截至目前,全市98.4%的村庄完成“四清”,309个省市重点村全部实现安全饮水,硬化道路534546米,铺设排水管道147407米,安装路灯9809盏,完成厕所改造9793户,新增村庄绿化面积67万平方米 “看,俺们也用上了像城里人一样的24小时自来水,还铺设了下水道,改用了水冲厕所……”日前,在衡水市桃城区北苏闸村,村民王连素高兴地带着笔者参观了他改造后的新家。 据了解,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开展以来,衡水市确定了805个村作为重点推进对象,在县域布局上实现了重点村庄全覆盖。投入资金11.2亿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并在全市范围内打响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饮水安全、民居改造(含厕所改造)、道路硬化、村庄绿化“五大战役”。截至目前,全市有4914个村庄完成“四清”任务并建立起长效保洁机制,占全部村庄的98.4%,309个省市重点村全部实现安全饮水,硬化道路534546米,铺设排水管道147407米,安装路灯9809盏,完成厕所改造9793户,新增村庄绿化面积67万平方米。 为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推进力度,该市成立了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领导小组,从相关单位抽调人员,实行集中统一办公。并成立了“农村面貌怎么改”专题小组,组织市直12个部门分14个专项对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进行了系列调研和专题讨论,形成了农村面貌需要改、农村面貌应该改、农村面貌必须改的共识。 在改造提升过程中,该市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按照全市村镇布局总体规划,结合衡水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的具体实际,分批分类打造精品村、达标村、特色文化村和中心村。该市把基础条件好、经济发展快、群众意愿高的43个村确定为精品村,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全面推进“五大工程”,落实十五个方面的建设任务。对那些基础条件较差,改造提升难以一步到位的村庄,重点推进村庄“四清、四化”。选择了6个特色文化村,把特色文化元素融入改造提升建设工程,增加村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为推进农村面貌的根本性改善,该市还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的要求,着力打造了一批功能完备、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村社区。 “在推进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农民作为主体,只有把主体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发挥广大群众的集体智慧,这项工程才能从根本上顺利推进。”衡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农工委书记王金刚说。该市组织市县电视台制作了专题节目,各驻村工作组和乡村干部积极走村入户,讲解改造提升带来的美好前景。该市还通过召开农村党员会、村民代表会等,广泛征询民意,根据乡村实际和群众意愿,制定科学务实的改造提升方案和工程建设计划。辑印了《衡水市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宣传资料汇编》1700余册,发放到了乡镇领导干部和重点村党支部书记手中。市县乡镇多层次多批次组织群众到邢台等先进地区参观学习。(通讯员张洪静 记者陈凤来)
|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衡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