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承德两代老兵“隐身”资助百余贫困生
41年前与千里之外的塞北丰宁结缘 1972年,8岁的周建和跟随父亲周万坤的部队从天津来到丰宁,第一次见到大山深处的九龙桥小学。 第一个冬天,让周建和永生难忘:零下三十摄氏度的气温,穿上所有衣服都无法抵御风寒教室。为了取暖,他们在教室的火炉上烤热砖头,再垫到脚下捂暖冰冷的脚心。“土石垒成的矮房,三条腿的板凳,厕所里的粪便堆积到蹲不下人……” 时任驻军某部副师长的父亲周万坤,组建了临时工程队,仅仅用了两周时间,就为九龙桥小学建起了一排五间办公室、四间教室的红砖平房及两间伙房和锅炉房。 残破的九龙桥小学一下子成为丰宁县城最漂亮的建筑。 周建和长大后,从父亲战友处听说,父亲拿出自己的积蓄,加上号召战士们募集的几千元“津贴”,一点点凑够了工程款才盖成了小学。遇到上不起学的农村孩子,父亲就自掏腰包给孩子们。 1982年春天,周建和离开了生活10年的丰宁,回到天津参加高考。当年8月,还没等到成绩发榜,他就参军来到了丰宁县城离九龙桥小学仅一河之隔的部队,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 父亲虽然人不在丰宁了,心却总是惦念着第二故乡那所他亲自建造的小学,逢年过节都要偷偷往学校寄钱,署名“老兵”。 在通信营当战士的周建和每到发津贴日,第一件事就是将自己每月10元的津贴分出一半,给缺衣少食的孩子们买生活和学习用品。 1986年,周建和考上了军校。带着对丰宁的难舍难分,周建和离开了第二故乡。然而,他和父亲一样,人走心不走,每年都要通过战友或同学捐资助学,这一做又是十个年头。 周建和的战友李晓清动情地告诉记者:“军校学员的津贴每月33元,他省出25元,托还在丰宁当兵的战友转交给贫困学生。后来他当了干部,收入相对多了,每年捐助的数额也随着多了!” “他为什么让别人转交?”记者问。“他这样做,就是不想叫受助人知道他是谁!”李晓清说。 |
关键词:资助,贫困生,老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