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经济成衡水发展新亮点 5项指标增速居河北第一
位于衡水湖畔的魏家屯是东汉末年曹操的屯兵地,衡水葵花药业副董事长刘海港曾来到魏家屯镇考察投资与医疗相关的生产项目,后来,在衡水市委市政府引导下做起了滨湖城文化旅游板块的第一个重点项目——挖掘汉文化做旅游,与衡水湖景区和谐发展。目前,汉代民俗文化旅游小镇项目闾里一期作为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指定接待单位已建成营业,成为衡水首家集文化旅游、商务会议、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商务休闲旅游中心。 这是衡水市发展滨湖现代服务业、探索绿色崛起生态振兴之路的一个缩影。发展绿色生态经济,使衡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形成了逆势上扬的好势头。2013年1-11月,该市全部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外商直接投资5项指标增速均居全省第一,其它多项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衡水市不靠山、不临海,矿产资源匮乏,经济发展在全省排位落后。新形势下,欠发达地区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衡水市委书记李谦认为,与其它市相比,衡水存量调整的任务小,增量发展的空间大,别人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的时期,正是衡水加速追赶的新机遇。为此,他们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以项目立市、工业强市、三产兴市、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 “衡水实现绿色崛起、跨越赶超,关键是要落实在产业和项目上。”衡水市市长杨慧介绍。去年,北航机器人实验室落户冀州,北京大学泰华机器人重点实验室、总投资40亿元的泰华伟业机器人产业园项目落户衡水生态科技城,项目建成后,衡水将成为集科研、生产、工业旅游于一体的国内首个服务型机器人生产基地。海伟集团投资100亿元的丙烷脱氢项目、华德集团投资100亿元的清洁环保多色金属板项目,实现了该市百亿元产业项目“零”的突破。同时,中国英利、葵花药业等一批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产业项目相继落户衡水,2013年全市新增13家高新技术企业,为衡水经济可持续发展增添了后劲。在引进高科技项目的同时,衡水还下大力实施现有企业改造提升工程。2013年,全市有104个技术改造项目列入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名单,衡水中铁建工程橡胶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JXPZ系列盆式橡胶支座”、冀州澳科中意石油设备有限公司“3DFF复合材料双层罐”等4个项目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去年以来,十大特色产业完成销售收入1361.5亿元,上缴税金3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3%和29.8%。 大力培育绿色产业,追求绿色发展、低碳发展。依托衡水湖的生态优势和滨湖新区作为全省唯一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省级园区优势,大力发展商务会展、生态休闲旅游、文化体育赛事等绿色产业,是衡水市绿色崛起、生态振兴的重要一环。滨湖新区负责人介绍,衡水正在把自然风光、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教育资源等进行串联,大力发展滨湖旅游休闲度假、总部经济、商务会展、健康疗养、教育培训等现代服务业聚集区。2013年依托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举办了“2013衡水湖国际商务洽谈会”等5个商务活动,签约项目42个,总投资769.57亿元。依托衡水湖的生态优势,承办了全国首次机器人标准化会议。去年以来,滨湖新区旅游收入达1.5亿元,同比增长50%。 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绿色园区。以特色产业为主的县域经济占全市经济的比重达70%以上,但传统特色产业存在小、散、低、乱等问题。为改变这一现状,衡水市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绿色生态经济的重要抓手,引导十大传统特色产业向整合要效益,大力发展绿色园区。他们通过把企业整合到园区,细化产业内部分工,大力推进园区行业内产业化经营。去年通过强化园区建设,衡水市整合路北工业聚集区、冀衡循环工业园区、桃城北方工业基地,组建工业新区,打造了全市最大的化工产业聚集平台。在冀衡蓝天公司,笔者了解到,该公司依托冀衡集团整体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冀衡化学公司副产氢气被冀衡蓝天公司回收利用生产苯胺—冀衡蓝天公司生产的硫酸输送到冀衡化学公司生产硫酸铵—冀衡蓝天公司的蒸汽输送给冀衡化肥公司生产合成氨—冀衡化肥公司的液氨输送给冀衡蓝天公司生产硝酸,减少了污染排放。 “这只是冀衡集团循环经济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冀衡集团董事长肖秋生告诉笔者,通过循环经济技术改造,公司不仅回收了硫酸,生产了新产品,还实现了中水的循环利用,一年产生效益几千万元。目前,园区每年废弃物综合利用及回收价值达7亿多元。 目前,衡水省级工业园区由2010年的4个发展到15个,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一家一户、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缓解了部分产业高耗能、高污染问题。去年新入园项目280多个,比上年增长1/4,园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均占到全市的一半以上。(通讯员 李丽、葛永庆 记者 赵红梅) |
关键词:绿色经济,衡水,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