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专题库>>专题新闻

转变城镇发展方式 提高城镇建设质量

http://www.hebei.com.cn 2013-01-28 08:28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参加省两会的代表和委员们注意到,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将城镇化问题专门拿出了一个章节来论述,重点是着力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就此,本报记者对话省政协委员、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朱正举。

  记者:我省目前的城镇化水平发展如何?

  朱正举:2003年省委六届三次全会将城镇化确立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战略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省城镇化取得了显著成效。

  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2012年,我省城镇化人口达到339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46.8%,比2003年(33.5%)提高13.3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4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同期增长幅度。全省各个设区市城市建成区规模较2003年扩大514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增加320万人,已有6个城市市区人口超过100万人。

  城市聚集能力不断提升。11个设区市创造了全省三分之一经济总量和近50%的财政收入,新增一批工业聚集区和开发区,设区市非农产业就业人员达600.5万人,在人才、科技、金融、产业的功能等方面有了明显改观。

  城市的承载能力显著增强。2012年,全省城市污水处理的集中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8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建成了一大批体育场、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大型公共设施。

  居住条件大为改善。2012年全省开工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28.75万套,竣工16.42万套,累计解决165.7万户城镇居民住房困难,住房保障覆盖率达到16.9%,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

  记者:从目前来看,我省的城镇化还存在什么问题?

  朱正举:首先是城镇吸引能力不强。河北城镇化率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2011年我省为45.6%,全国为51.27%)。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大量农民工家庭难以真正在城市落户。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不强,吸纳就业能力不高。

  其次是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大城市带动能力弱,中等城市数量少、规模小,我省中等城市(20万-50万人)数量为9个,平均人口25.7万人,数量和规模与邻近省份存在较大差距。109个县城平均人口规模8万人,县多、县小问题突出。

  还有就是城镇功能不完善。目前我省城镇发展方式较为粗放,设施不配套,管理不健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资源和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城乡一体化程度低,城乡发展依然存在较大差距。

  最后,城镇风貌特色不突出。城市文化挖掘和利用不够,在城市建设中模仿、复制现象较多,城市面貌走向趋同,普遍缺少能够代表地域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和建筑群。

  记者:从建设主管部门的角度来看,未来我省城镇化有什么思路?

  朱正举:首先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城镇结构和布局。其次转变城镇发展方式,提高城镇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时还要注意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塑造城镇特色。建设生态宜居城镇,优化人居环境。

  重要的一点是,要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村庄规划和住房建设指导。

  在保障方面,要完善配套的改革,创新体制机制,适时制定和调整经济、行政和社会管理政策,建立有效的城镇化管理体制。在人口转移、土地制度管理、征地补偿、社会保障和城镇建设投融资等方面建立相关配套措施。

关键词:两会,城镇发展,城镇建设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杨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