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滦南高淑珍:接受一份荣誉就是挑起一副担子
高淑珍 滦南县司各庄镇洼里村农民 她是一位普通农妇,也是一位残疾孩子的妈妈,从1998年开始,她除了照顾自己的残疾儿子,还先后接收近百名残疾孩子到家中免费读书、免费吃住。 14年间,在这座普通的农家院里,一个“妈妈”、一群志愿者、一帮残疾孩子,构成了一个特殊的“爱心小院”。 越是出来越觉得没文化不行 在驻地见到高淑珍代表,记者提出采访要求时,她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做了一点点小事,没啥好说的,我也真的说不好”。 被媒体报道之后,高淑珍的爱心小院热闹了起来,她也获得了不少的荣誉,但她说,人不能活在荣誉里,自己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人,还得想办法咋把事儿更好地做下去。 临来北京,高淑珍所在的镇党委书记给她买了一套新衣服,她特别感谢书记,也知道到首都了,参加这么重大的会议,穿好点儿,不能给老家人丢脸,但是她还是觉得穿在家时那些“旧衣烂衫”舒服。 采访中,北京爱之声艺术团的秋鸣来看望高淑珍,去年秋鸣所在的艺术团曾把爱心小院的孩子接到北京见了大世面,高淑珍让记者陪着一起下去接秋鸣,她说,自动门、电梯我都用不好,吃饭也都是其他代表喊上她一块儿去。 高淑珍代表说,越是出来越觉得没文化不行,所以她更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有平等读书的机会。 面对荣誉压力很大 燕赵都市报:高大姐您好,今年您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又当选了全国人大代表,首先得向您表示祝贺。 高淑珍:哎呀,说实话,你这一祝贺,我压力更大了,我就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就想踏踏实实地做点事儿,没想到,给了我这么多的荣誉。 燕赵都市报:您的付出得到了各界的认可,是多高兴的事儿啊! 高淑珍:是特别高兴,但更多的还是压力。 就拿感动中国这事儿,我根本没想到。有一天,志愿者老师告诉我成了感动中国的候选人,猛一听我也没往心里去,后来她说都上网了,还投票呢,我一下子就有压力了,心想咱做的这一点点小事,哪能感动中国啊?都上了电脑了,闹这么大动静。没想到后来票挺多,真评上了。领奖那天,白岩松在颁奖现场有一段采访,在台下我就跟他商量:“你先告诉我问啥,我好准备准备,别说错了,给电视台丢脸。”白岩松说:“您做的那些事儿都在心里装着呢,没事,咱有啥说啥。” 燕赵都市报:那您得知当选了全国人大代表的时候,岂不是压力更大了? 高淑珍:说实话,刚刚接到通知的时候,我还不知道人大代表是咋回事儿,自己该干点儿啥。后来在市里开了会,又到省里参加了培训,就感觉压力越来越大了。过去咱就关心小院里那点事儿,现在身上责任重了,眼界也不能那么窄了。 我没读过啥书,懂得少,见到其他代表,我就跟人家聊,不懂的就请教。前段时间我天天坚持学汉语拼音,不认识的字就用拼音标上。 虽然我是新代表,但不能干等着到会上来学习,接受了一份荣誉,就像挑起了一副担子,咱得知道担子该咋挑。 孩子们想我,我也惦记他们 记者:您的爱心小院现在都有14年了吧,虽然您说只是做了一点点小事,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此执着地坚守这份爱心。 高淑珍:我儿子有残疾,我是一个残疾孩子的妈妈,我更了解残疾孩子和他们所在家庭的不容易,我了解残疾孩子的需求,可能这个是我能坚持下来的原因。 残疾孩子到普通学校读书,往往会受到歧视,很多孩子干脆放弃了读书。我没念多少书,知道没文化的难处,如果残疾孩子们不会上网,不会用手机发短信,腿脚不便再不能出门,他们就几乎与世隔绝了,会更孤独。 如果我们教会了残疾孩子读书识字,让他们学点本事,自己养活自己,就能减轻社会和家长的负担。他们学会了做人的道理,有了是非观念,到了社会也就不会犯错。 记者:去年爱心小院被媒体广泛关注,现在小院的情况和以前有没有变化? 高淑珍:变化太大了。各级政府、志愿者、好心人都给了我们很大帮助,孩子吃的、穿的、用的跟以前比就是天上地下,我们现在生活得越来越有信心了。 记者:孩子们知道您来开会吗?一走十几天是不是也挺惦记孩子们的? 高淑珍:我出来的时候,孩子们刚开学,我哪出来过这么长时间啊,孩子们想我,我也惦记他们。我天天往回打电话,怕孩子们中了煤气,怕拄着拐杖的孩子不小心摔着,我出来还不如在家省心,脑子里一会儿也放不下这些孩子。 善良的心总会被祝福 记者:是不是孩子的安全和健康是您最牵挂的事儿? 高淑珍:对啊,人是第一位的,平平安安的,才能谈别的。 记者:您听说过袁厉害这个名字吗? 高淑珍:知道,她也是一位爱心妈妈。我不会上网,平时孩子们晚上8点左右就该睡觉了,我也没时间看电视。那天儿子看了电视,跟我说:“妈,有个爱心妈妈收养了很多孤儿,没了(死了)好几个。”后来又听志愿者老师说过这事儿,我心里特别难受。 记者:您很心疼那些孩子? 高淑珍:很心疼那些孩子,觉得那位爱心妈妈也不容易。 我不太了解事情的具体情况,但是每个人做事都不会百分百(正确),但是只要做事的时候拿出百分之百的真心,心里装着责任,大家都能看得见。 让每个残疾孩子都能读书识字 高淑珍代表说,残疾孩子最需要的一个是学习,一个是康复。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完善特殊教育,让每个残疾孩子都能读书识字,更广泛地开展残疾孩子免费康复训练项目,让每个孩子获得康复机会。 高淑珍代表说:“农村地区很多残疾孩子,没有机会或者经济能力进行康复训练,错过了最佳矫正治疗的时机,如果能普及残疾孩子免费康复训练,就能减轻孩子的痛苦,甚至改变他们的一生。” “在身体康复的同时,还应该完善特殊教育服务。”高淑珍代表认为,应该建设更多的特教学校,扩大招生,降低收费标准,让孩子们在学校得到更专业的照料。 另外,还应该拓宽残疾孩子的就业渠道,他们能够自食其力,对生活更加充满信心,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也会减轻社会的负担。本报记者刘岚 |
关键词:全国两会,高淑珍,荣誉,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