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笑话的考题有“自主招生”味道
“太搞了,竟然让编笑话,更搞的是让用北大、清华、高考、状元四个词编笑话。”“北约”的语文试卷昨天下午在微博上引发了网友的“吐槽”。一名考生表示,看到这个题目掀桌子的心都有了。“我编了半小时都编不出来,最后憋了个,觉得10万个人能有一个人被冷到就不错了。”(3月17日《青岛早报》) 自主招生显然不同于高考,其考题该有更多的灵活性。现在让编笑话也成为试题,笔者觉得是可喜的现象,这有“自主招生”的味道。据了解,今年“北约”的语文作文题是编故事,可许多考生却是准备好了议论文。另据了解,语文卷有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如果平时看书少、没有积累的话很难得分。显然,死记硬背,知识面不广的学生恐怕是很难“胜出”的。 复旦试题“ 《西游记》里有多少个妖怪”这样的考题,让公众诟病较多,因为一般人无法回答,但怎么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考查出学生的应变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对素质教育的测试。 应付高考,应付应试教育,现在的学校和学生能力很强,题海战术被用得很是精通,可实际上学生的能力却没有随之提高,因此,高分低能成为一种普通现象。这是教育之痛。或许,高考很难一时改变,但“自主招生”却该有新的路子和新的探索。如果试题和高考差不多,作文也多考议论文,甚至能够让人猜中,那实在是太意思了。 考试怎么考,对教育的影响很大,教育的功利性是不必回避的。如果“自主招生”的试题多注重素质,学生和教师在准备时会更注重素质方面的。一个数据被引用得“泛滥”——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这显然不能责怪孩子,现有的教育状态难逃其咎。而教育中试题的导向更是关键。 参加“北约”、“华约”和“卓越”三大自招联盟的考试,考生该是相当优秀的,可面对这样充满灵活的考题,竟然表示很“无力”,甚至想掀桌子,从另角度理解,我们的教育该多些反思,素质教育不再拖延了。 |
关键词:北大,自主招生,笑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