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法三章 旨在取信于民
3月17日,李克强总理以一场万众瞩目的答记者问开始了他的履职生涯。答问有不少亮点,关于“约法三章”的说法,民众更是反响热烈。总理的原话是这样的:“这里我们也约法三章,本届政府内,一是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这三条中央政府要带头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 先得说一下“约法三章”的出处。《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初入关,“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刘邦获得咸阳,没有住在豪华的王宫里,而是召集关中父老,广为宣布他的三条法令,从而取得了百姓的信任和支持,最终建立了西汉王朝。 重温历史是颇有意味的。首先,现在传媒发达,不再需要广召父老,但是,总理的话当然主要是想通过媒体讲给全体老百姓听、请全体老百姓作证的,正是“与父老约”;其次,“法”的涵义已经不一样了。在之前的讲话中,总理已经强调过法治政府和法治精神,关于楼堂馆所的建设、财政人员的供养,包括三公的预算,本是法治的内容,只要是合理的增长,其实不一定非得“只减不增”,百姓也能接受。但是,总理为什么要代表政府提出更高的自我要求,要在这样隆重的场合对“父老”作这样特别的承诺呢?这回到了“约法三章”原初的出发点:取信于民。总理说:要用简朴的政府来取信于民,造福人民。 取信于民,其实是政府的决心与民众的信心之间的良性互动。政府决心越大,民众的信心也就越强,参与的积极性也就越高。但是,对于已经见识了改革风雨的老百姓来说,豪言壮语并不代表决心;抽象的限制“三公消费”,也未必能让“父老”们选择“相信”。因此,三公消费、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这样的硬性规定,就显得很有必要。如果数据还不足以说明问题,那么,政府性的楼堂馆所则是形象的、具体的、便于监督的。而“一律”两个字、“一级做给一级看”的宣言,也没有为自己留下退路。政府以此表达的与腐败奢靡之风背水作战的决心,不可谓不强烈。而这种决心,一直贯穿于总理答问的字里行间。例如,总理说: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言出必行,说到做到;当官就要断发财梦;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包括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等等,几乎都是政府背水作战的心理动员。而在此背后,是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南方之行的身体力行;是中央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在今年春节期间全面贯彻初见实效的事实。 当然,取信于民,不仅取决于决心。总理的约法三章,也许还有更深的意味。对于矢志改革的政府而言,它意味着向利益集团宣战的开始。利益集团已经在历史的历次改革中彰显了其强大,总理说,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这一至深的感慨,不会是凭空而来。但改革既要直面困难,也要不畏困难。诚如总理所说,这是一场需要勇气、智慧、韧性的战斗。 改革的攻坚战,固然不会一帆风顺。但是,冲着总理的约法三章,我们还是愿意选择相信和见证,并且和新一届政府一起并肩作战。因为,“它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特约评论员刘志权) |
关键词:李克强,约法三章,取信于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