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全景河北>>科教文卫

探寻东方人类的故乡 聚焦泥河湾遗址保护与发展

http://www.hebei.com.cn 2013-05-03 10:58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保护发展:追寻“大泥河湾”之梦

  泥河湾是独一无二的,也是意义重大的。但是如何保护泥河湾,让它具有持续发展前景,成为河北的、中国的文化品牌?学科研究怎样寻求新的突破,如何应对专业人才匮乏瓶颈,如何对遗址进行统筹管理……都是值得探讨的话题。谈到泥河湾的未来发展,专家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大泥河湾”之梦。所谓“大”,即大统筹、大视野、大团队、大众化。“泥河湾的保护和发展亟须‘大统筹’。因为它涉及多部门、多学科、多层面和多方力量。”石家庄经济学院教授牛平山说,泥河湾盆地的地质遗迹资源和人文遗迹资源相互交叠、相互穿插,地层中有文物,文化遗址有地层,彼此不可分割。因此,要实现区内遗迹资源保护,不同管理和研究机构之间必须要相互协作,统筹管理。“大统筹”的概念要渗透在规划衔接、专业交流、人员交往、共同培训、资源共享、联合巡护等各个方面。牛平山建议,在依法保护的前提下,区内科普、教学、科研、旅游、生物等多方面资源利用也要做好“大统筹”,在不危及区内保护对象,不破坏遗迹区整体功能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利用,有利于增进遗迹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当地的经济协调发展。

  2001年,泥河湾遗址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国务院批准泥河湾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2年,《泥河湾遗址群保护总体规划(纲要)》通过了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的评审论证,入围我国“百项大遗址”保护规划。河北省政府印发了《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利用方案和总体保护规划纲要》,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近年来,在泥河湾的保护、价值传播和研究上,河北省及张家口市、阳原县都在不断努力,而这些显然还不够。”谢飞建议,要打破地域局限,树立“大视野”理念。树立泥河湾不仅是河北的泥河湾、中国的泥河湾,还是世界的泥河湾的理念,它未来的整体性规划,应该由更高层的政府、中外学者和文保工作者共同来制定。“我国古人类学和旧石器考古的研究人员严重不足,专业研究人员全国只有60人左右。现在整个河北省研究泥河湾的人屈指可数。”谢飞坦言,泥河湾保护研究工作队伍面临后继无人的危机。卫奇称,由于泥河湾研究门类繁多,多学科人才相对较少,这要求必须整合和培养一支跨学科协作的“大团队”。卫奇建议,由国家出面,整合国内外力量和队伍,首先对泥河湾进行大规模调查,然后在此基础上有重点地进行发掘,以期早日取得学术上的突破。

  培根说,科学的力量在于大众对它的了解。泥河湾研究的归宿终将是走向普通大众。2012年,全面展示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泥河湾博物馆建成开馆,搭起了一个面向大众的科学普及的平台,给人们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一个了解泥河湾200万年历史的时空隧道。

  如何科学引导公众的参与,让更多的青少年认识考古。专家认为,建设考古遗址公园是泥河湾走向大众的发展方向。“但是,遗址公园不是游乐场,要保持遗址的完整性和原始风貌,保证在不破坏地下遗存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规划、论证。”谢飞说,不仅如此,要让更多民众走进泥河湾,使之不再只是专家学者的小众乐园。必须大力宣传和普及泥河湾的历史知识,激发广大民众对人类起源的认知兴趣。

  目前,泥河湾“东方人类探源工程”已经在河北省科技厅立项,并在积极争取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相继成立了相关研究院,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泥河湾研究中心和马圈沟遗址博物馆正在抓紧筹建;小长梁遗址保护工程已经开始实施。

  90年圆一梦。一代代泥河湾人正在努力探寻人类起源、发展、演变的轨迹,寻求人类起源研究的突破性进展。泥河湾将建成一个集科研、科普、宣传、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基地,融入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洪流。(摄影:郑世繁)

关键词:泥河湾,保护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河北日报
责任编辑:赵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