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水县全力打造千亿元产值园区
徐水县领导到企业调研 徐水县全力打造千亿元产值园区 阅读提示 徐水县是保定市“一城三星”之一,是河北省优先发展的五个产值超千亿的重点县之一。近年来,该县以县城为“主体”,以县城工业园区和徐水(大王店)经济开发区为“两翼”,大力实施“一体两翼”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2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39.5亿元,同比增长12.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4亿元,同比增长36.5%;完成全部财政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19.8%。 3月22日,保定市委书记聂瑞平在徐水县调研时强调,徐水县要在跨越发展上扛大旗,在“卫星城”建设上担重任,在优化环境上下真功,在各项工作上再创新。此前,在3月1日保定市举行的大王店园区建设推进报告会上,保定市市长马誉峰指出,市委、市政府将把大王店园区作为全市“一号工程”,举全市之力推进,要求徐水县要紧紧围绕打造千亿元县目标,把大王店园区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特色产业园区。 为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精神,徐水县以加快推进“一体两翼”总体战略为总揽,以园区建设为总抓手,突出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产业,全方位推动园区建设再上新水平。全县干部群众上下一心,攻坚克难,围绕“打造千亿元产值县,努力实现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目标。 “一体两翼”助推跨越式发展 保定市实施“一城三星”大发展格局,特别是北部新能源和汽车城建设,给区位优势突出的徐水县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该县主动融入,按照“对接、承纳、互补、联动”的要求,加快与保定的整体对接。该县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城市发展理念,围绕打造保定市高标准卫星城目标,加快与保定主城区的规划、基础设施和产业对接,先后完成城市建设、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和园区建设等多项规划编制,使徐水的城市功能、性质和定位更加明确。今年,该县重点做好全省首批工业产值千亿元试点县工作,编制和完善《徐水县工业产值超千亿元发展规划纲要》,勾画出坚持产业、企业、创新、项目、园区“五位一体”发展模式,着力打造汽车及零部件、吊装装备制造、石油物探装备、食品加工四大主导产业,做强县城工业园区和徐水(大王店)经济开发区,力争“十二五”末,全县工业产值超千亿元,跨入河北省经济强县行列宏伟蓝图。 “在跨越发展上扛大旗,在‘卫星城’建设上担重任”。该县在园区和项目建设上创新理念,大力实施“一体两翼”战略,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势头强劲。 两大省级工业园区集群效益凸显。县城工业园区和徐水(大王店)经济开发区分别被列为省级产业聚集区和省级经济开发区。为把两大园区建成新型工业发展的集聚点、核心区,该县按照“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聚集”的要求,全力搭建项目建设平台,全面提升园区实力和水平。 县城工业园区总体规划面积15.9平方公里,是吊装装备制造业、现代制造业、食品加工业聚集区。已形成亚洲第一、世界领先的位置,以巨力索具为龙头的吊装装备产业集群。目前,已有136家企业入驻,其中包括巨力、东方两家上市企业和北奥、晨阳、久久、太行、中恒泰达等24家规模以上企业。2012年,园区从业人员达25540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8.1亿元,利税16.3亿元。园区内竣工、在建及前期重点项目27个,总投资129.2亿元。 该县把县城工业园区定位发展成为保定北部先进制造业基地,提出“十二五”期间发展目标投资达到120亿元左右,开发总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左右,入园骨干企业40家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350亿元,利税50亿元。 徐水(大王店)经济开发区是中国·保定汽车城、保北新城、新能源之城的核心区,开发区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二期规划面积59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新型储能设备、机电设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着力打造高新技术制造业基地、仓储物流配送基地。园区成立以来,累计投入7.6亿元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已建成“四横三纵”7条交通主干道,热力、污水处理、天然气、通讯、电力、雨水管网、污水管网、绿化及景观河等工程正在建设中,基本实现了“九通一平”。该开发区已有15家企业入驻,其中包括中纺依棉和中船重工两个央企投资项目、长城汽车和风帆公司两家上市企业及雅果、美沃、宝凯、亮点等民营企业。开发区在建、已批待建项目28项,总投资916.7亿元。其中仅长城整车、配套零部件及配套服务区投资规模达760亿元。2012年,园区从业人员3681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49亿元,利税4.24亿元。 到2015年,预计开发区规划面积由28平方公里扩展到63平方公里,建成面积由7平方公里扩大到14平方公里,入园规模以上企业由8家增加到20家,工业产值由14亿元增加到800亿元以上,徐水(大王店)经济开发区也将成为支撑徐水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平台和保定市新的经济增长极。 该县还积极探索实施“政府+企业”共管共建模式,进一步壮大园区实力。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互利共赢的原则,该县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徐水(大王店)经济开发区合作开发协议,对开发区内道路、水、电、热力、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采取BT方式由长城建设,政府回购;对县城工业园区采取“一支持两带动”的方式,支持巨力集团发展,发挥企业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及城市建设,由政府委托巨力集团建设刘伶公园、南部新城道路及县城热力站等工程。 打造最优投资服务环境 徐水县始终围绕加快发展第一要务,以创造最优投资和服务环境为重点,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举措,实现环境与发展的良性循环。该县对重特大项目实施“一事一议、特事特办”,一个项目一套政策;实行服务承诺制度、责任追究制度、行风测评制度、评差制度,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确保项目引得进、留得下、建得快、长得大;完善行政服务中心运行机制,各职能部门全部进厅,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一个口子收费,简化审批程序及审批环节,特别是对权限下放的项目,在县内审批的项目做到限时办结,对省市审批项目进行跟踪帮办;实行重点招商项目县级领导分包和挂牌保护机制,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实行“零容忍”,努力营造优质廉能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方便配套的基础设施环境;大力宣传“企业无小事”观念,在全县营造“亲商、助商、尊商、富商”的良好氛围。 该县把加大生态环境项目建设力度,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作为改善两个环境的重要内容,围绕实现“天蓝”、“水清”目标,不断强化环保措施,千方百计提高居民生活环境,努力打造“天蓝水清、地净树绿”的良好环境。 狠抓工程和结构减排,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谋划和实施工程减排项目,健全动态管理档案,实现减排任务的时限化、工程化、具体化;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从严整治违法排污企业,强化涉铅、造纸、碳棒、铸造、羽绒等重点污染源企业监管,加强污染源监测和环境质量监测;严把环境准入关,优化建设项目审批,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污染项目坚决不批;完成瀑河景观带和环城水系建设,建成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和城区地表水厂;大力推广天然气、地源热泵应用,提倡使用清洁能源,全部取缔县城内分散燃煤设施;彻底消灭冒黑烟现象,有效改善大气质量。 项目建设增蓄发展后劲 该县把坚持上好项目、大项目作为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总抓手,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增蓄发展后劲。围绕吊装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物探装备、食品加工四大主导产业,谋划储备一批产业结构科技化、现代化、低碳化的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低能耗、资源综合利用型项目。2012年,两大园区在建及前期重点项目53个,总投资601.3亿元。 为使引进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该县重点做到四抓:一抓项目竣工投产率。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做到企业需要什么服务,就提供什么服务,确保年内长城50万辆整车一期投产,二期开工建设。二抓重点项目开工率。安排专人,全程帮办服务,力争投资142亿元的长城汽车零部件及物流园等更多子项目开工建设,适时启动长城第二个50万辆整车项目。抓好风帆产业园后续项目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密闭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生产规模达到年产2000万只。积极推进巨力粮食储备包装、万瑞医疗器械、中恒泰达绿色食品深加工、晨阳工业及建筑用水性漆研发生产等已批待建项目落地开工。三抓项目筛选。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着力引进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项目,着力引进国内500强、上市公司和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的项目,着力引进大型、环保的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围绕“对接京津战略”,充分发挥本县地处“京津保金三角”的区位优势,积极主动对接京津,借势京津、融入京津,引进京津项目。四抓企业优化升级。在重点发展四大主导产业,大力扶持巨力、俊峰等一批纳税骨干企业,推进跨越式发展基础上,大力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制酒、废钢回收、工程机械等传统产业,不断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并积极培育中小企业,促其尽快做大做强,形成优势产业群。 发展成果普惠更多群众 该县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切实增强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紧迫感,坚定信心,打好加快科学发展的攻坚战。在加快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同时,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科学协调发展,使改革的成果普惠更多群众,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扎实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通过抓园区、上项目增加就业岗位。去年以来,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500余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00余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300余人;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城乡环境明显改观,被河北省政府授予“2011-2012年度人居环境进步奖”称号;加大民生投入,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 大力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去年以来,投资1790万元,完成21个村的饮水工程建设,解决了3.5万人的吃水问题,实施了4个乡、39个村的扶贫开发工程;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去年该县高考再创佳绩,全县52.2%的学校成为市级标准化学校,两年来累计资助贫困学生11507人,落实各类助学资金1306万元;卫生工作得到加强,医疗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此外,计生、环保、国土、社区建设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得到了新的发展。 (常新社) |
关键词:廊坊经洽会,徐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