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图说河北

夜访正定

http://www.hebei.com.cn 2013-06-07 10:40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夜色如水,微风拂面,站在正定古城南门楼上凝神远眺,城内那些鳞次栉比的一间间的民居匍匐着,打着瞌睡,而“正定四塔”(广惠寺多宝塔、开元寺须弥塔、临济寺澄灵塔、天宁寺凌霄塔)则清醒着,它们在夜风中巍然屹立,静静地护佑着这座古老的三关雄镇。

  正定,古称真定,它西依太行,北枕恒岳,南跨滹沱,被世人誉为“中国咽喉通九省,神京锁钥控三关”。毫不夸张地说,正定的确是一座闪耀着璀璨光芒的千年古城。作家余秋雨寻访正定后,这样写道:正定的历史文化积淀,让我找到了中华文明最辉煌时期的图谱和证据。记得几年前,有一次带着女儿从正定路过,她饿了,我们在路边随便找了一家小饭店,等着上饭的工夫,我到街上转转,一抬头竟然发现了一座不起眼的唐朝古碑楼,原来是《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碑,碑文书法雄浑宽厚,遒劲有力,绝似赵孟頫公所作。走在正定的大街小巷,你随时都可能遇上一两件“国宝”。

  面对着这样一座充满着历史沧桑的城镇,我竟然不敢贸然进入了,我双手摸索着古城南门的一块块青砖条石,在那段倒塌残败的夯土墙下举步徘徊。白天刚下过一场雨,微冷,但空气清新,令人神清气爽。我在想,历史上有多少人曾经从我脚下的这条古驿道上匆匆走过。我仿佛看到他们穿越时空隧道,在历史的烟尘里一个个次第走来……

  最先走来的是两个英雄,他们是正定当地人:赵佗和赵云。他们一前一后,从南城门出来,在不远处渡过滹沱河,然后一路南下。赵佗受秦始皇任命为龙川县令,之后统一岭南,世称“南越王”,被毛泽东形象地称为中国历史上“南下干部第一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赵云当阳长坂坡一战成名,他怀抱幼主阿斗,在曹操的百万大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如入无人之境,被后人誉为一身是胆的“常胜将军”。另据陈寿《三国志》记载,诸葛亮智退司马懿所施之空城计,实为赵云所用。如今,赵佗和赵云已经成为正定最耀眼的两张历史名片,向世人展示着正定古城的光辉形象。

  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唐代常山(今正定)太守颜杲卿就是这样一位慷慨悲歌的义士。当年,安史之乱爆发后,颜杲卿起兵平叛,在正定与叛兵展开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激战。史思明久攻常山不下,把刀架在杲聊幼子季明头上,他置之不理,儿子被杀。后颜杲卿被俘获,安禄山劝降,遭到痛骂后恼羞成怒,竟残暴地割下颜杲卿的舌头,把他凌迟处死。后来,颜杲卿的从弟颜真卿满含热泪挥毫写下《祭侄文稿》,被后世称为“中国书法第二行书名帖”,与王羲之《兰亭序》齐名。

  历史的烟尘终将渐渐散去,唯有英雄万古长青!

  千百年以来,正定城里的晨钟暮鼓,梵音如歌,丝丝缕缕地穿透岁月的风风雨雨,一直传送到今天,久久地回荡在我们的耳畔。“九楼四塔八大寺”的说法在正定可谓家喻户晓,作为一座古代的佛教名城,正定拥有一座座华美的佛教建筑,成为了中国古建筑的宝库。

  说起正定的佛教历史,临济禅师义玄是不能绕开的人物。

  我国佛教界有“天下禅宗出临济”之说。临济宗是我国佛教禅宗五大宗派中影响最深、流传最广、传承最久远的一家,其创始人义玄禅师常用大喝一声来接引学人,验证禅机,世有“临济喝,德山棒”之称。成语“当头棒喝”便来源于此。义玄不仅使临济寺成为临济宗的发祥地,还让正定成为驰名中外的临济宗的祖庭。

  今天的正定县还有东、西临济村,当年村里曾经有过一座小寺院,取名临济院。唐大中八年,公元854年,义玄禅师曾主持临济院,后来才入住城内的临济寺。

  与临济寺相去不远,有一座寺院,它规模不大,也就是中国北方无数座开元寺中的一座。然而,不要小看了正定这座开元寺,它曾经是正定地位最高的寺院,蜚声海内外。1933年,建筑学家梁思成偕同夫人林徽因到正定考察古建筑,他自称这次正定之行有一个意外收获,就是发现了一座唐代建筑钟楼。开元寺钟楼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座木结构钟楼,也是国内唯一的唐代钟楼实例。这口重约11吨的唐代铜钟,悬挂于楼中心粗大的木架上,钟与楼一体,它们之间所形成的物理、数学、建筑关系,曾经吸引着中国当代数学泰斗华罗庚教授专程前来考查。最后,这位数学大师发出这样的感叹:“这个楼的木质结构,长短粗细,辐射方向差一点也不行。这样建起来,这大钟挂上去,结实得好像打上了一个非常奇妙的钉子。”

  在中国佛教建筑史上,向有“唐寺宋塔”之说,而正定古城内现存的四座千年国宝级佛塔全部建于唐代。开元寺须弥塔建于唐贞观十年,颇似西安的小雁塔。天宁寺凌霄塔建于唐懿宗咸通年间,其塔心柱式结构,国内现存实物仅此一例。造型最为奇特的还属建于唐贞观元年的广惠寺华塔,多称多宝塔,塔身周围交错雕塑着形态各异的菩萨、力士、象、狮等,四隅小塔环抱着主塔,高低错落。此塔被梁思成先生称为“海内孤例”,是我国古建筑中绝无仅有的稀世珍宝。

  如今,正定古城知名度最高的寺院是哪一座?它既不是临济宗的发祥地临济寺,也不是开元寺,更不是广惠寺,而是另一座千年古刹隆兴寺,俗称大佛寺,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宋代佛教寺院,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名寺之一。

  隆兴寺之所以被老百姓称为“大佛寺”,是因为它所供奉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是一尊高达21.3米的铜铸佛像,有42臂,姿势各异,为世界铜铸立式佛像中最高大、最古老的观音像。而最为国内文学家所津津乐道的则是摩尼殿背壁的倒坐观音像,鲁迅先生曾将此观音的照片摆放在故居的书案上,称之为“东方美神”。作家铁凝在《正定三日》中写道:“她那十足的女相,那被人格化了的仪表,一扫佛教殿堂的外在威严,因而使殿堂弥漫起温馨的人性精神。她那安然、聪慧的目光,生动、秀丽的脸庞,无不令人感受到母性光辉的照耀。”

  当年,梁思成先生曾经对隆兴寺摩尼殿的造型布局赞叹不已,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中,他这样写道:“这种的布局,我们平时除去北平故宫紫禁城角楼外,只在宋画里见过;的确令人起一种不可言喻的感觉,尤其是在立体布局的观点上,这摩尼殿重叠雄伟,可以算是艺臻极品。而在中国建筑物里也是别开生面,是世界古建的孤例。”

  隆兴寺内碑刻众多,不乏碑林瑰宝,其中文学家欧阳修当年在一座寺院的废墟中发现的隋开皇六年刻立的《龙藏寺碑》,是我国书法史上从隶书过渡到楷书的唯一物证,被誉为“楷书碑刻之祖”,我国用楷书刻碑记事,就是从这块隋朝的《龙藏寺碑》开始。

  说到碑刻,我想应该再顺便提一下开元寺保存的那尊五代赑屃的碑座,它残长7.7米,残宽3.15米,高2.23米,残重107吨,其高度、重量均为中国第一,世界罕见。这座巨碑的主人是谁?石碑为什么刻立不久就被砸毁掩埋于地下?当时正定的历史上究竟发生了怎样的非常事件?这一切已经成为不解之谜。

  夜色深沉。南城门上的灯光不知何时早已熄灭,只剩下一排路灯微亮着,有点昏昏欲睡的样子。我不经意地瞥着黑影里的南城门,看见两个人风尘仆仆地远远走来。

  这两人一个是北宋的沈括,一个是意大利的马可·波罗。

  当年,沈括作为河北西路察访使在正定驻守了八个多月。沈括在正定期间,对河北西部地理、动植物、自然环境等方面进行了认真考察。他在太行山考察发现,“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经分析,他在《梦溪笔谈》中指出“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

  1286年的夏天,正在周游世界的马可·波罗来到了正定。他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写道:“哈寒府(真定,今正定)是一座贵城。”沿途的驿站使用绫罗绸缎,城中居民“恃工商为业,饶有丝,以织金锦丝罗,其额甚巨”,“真定城里多焚香教徒”,意即佛教、道教信徒甚众。马可·波罗最早让世界认识了正定。

  沈括也好,马可·波罗也罢,他们只不过是正定历史上的匆匆过客。元杂剧家白朴却把自己的命运和艺术紧紧地与正定结合在了一起。作为“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曾经写出过很多像《墙头马上》和《梧桐雨》这样脍炙人口的作品。当时的正定,除白朴外,还活跃着一个元曲作家群,钟嗣成《录鬼簿》录元杂剧作家56人,作品345种,其中正定作家7人,作品45种。余秋雨曾经这样评价:“在研究中国戏剧的时候,正定是一个避不开的地方。当时元杂剧主要就产生在这一带。正定元杂剧把中国戏剧的第一个辉煌的春天装扮得非常美丽。”

  晚年的白朴回到正定,曾经写下一首《摸鱼儿》,记述了他在正定城南异尘堂与好友相聚晚眺的情景:“熏风荡漾昆明锦,一片藕花无数。才欲语,香暗度,红尘不到苍烟渚。”当年,白朴与关汉卿同为“玉京书会”骨干,想必二人也曾同登阳和楼,在城南勾栏瓦肆,赏花听戏,浅酌低唱吧。

  对于古城正定而言,白朴是个异乡人,而曾经写下传世名篇《岳阳楼记》的范仲淹则出生在正定,他的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无数仁人志士引为座右铭。还有清代的书画收藏家梁清标,他在阳和楼东侧建“蕉林书屋”,在中国收藏界,正定“蕉林书屋”与宁波“天一阁”齐名。梁清标的藏品皆是稀世珍宝,仅举世公认的中国十大古代名画中,就有顾恺之《洛神赋》、韩熙载《夜宴图》、阎立本《布辇图》等八幅旷世珍品。他的书法藏品亦令人咋舌,有国内现存年代最早的西晋名家陆机的《平复帖》,史上保存年代最久的王羲之《兰亭序》的唐代摹本,以及李白的《上阳台》等。再说藏书,据说宁波“天一阁”的藏书是七万卷,而清高宗《实录》说“蕉林书屋”藏书数十万卷。我在想,是古城正定成就了梁清标们,还是梁清标们成就了古城正定呢?

  已是深夜时分,路边的小摊要打烊了。从南城门下穿过,北行不远就是梁氏宗祠。梁清标的曾祖父是明朝重臣梁梦龙,正定人称他“梁阁老”。从明至清,梁家“一堂荣五代”,官位显赫,盛极一时。

  沿路继续前行,不远处便是“蕉林书屋”了,那是一座近乎废弃的院子,庭前种着一棵粗大的银杏树,坐北朝南的三间正房为硬山卷棚顶,因年久失修已部分坍塌。

  这是一座你可以在不经意间就可以偶遇一段历史的古城,一座承载着千年文化底蕴的古城,一座充满着勃勃的生机与活力的古城。

  名人眼中的正定

  ●天下根本在河北,河北根本在真定,以其扼贼冲,为国门户也。

  ——— (宋)宋祁

  ●真定古名镇,形势雄壮,冠于河朔。其府署规模遭相称副,而恒山堂宏丽特出,又为之甲焉。

  ——— (元)王若虚

  ●府控太行之险,绝河北之要。西顾则太原动摇,北出则范阳震慑,若夫历清河、下平原、逾白马于中达也。尽其地表带山河,控压雄远。

  ——— (清)顾祖禹

  ●今春四月(1933年4月)正定之游,虽在兵荒马乱之中,时间匆匆,但收获却意外地圆满。除隆兴寺及四塔之外,更有阳和楼及县文庙两处重要的发现。

  ———梁思成

  ●正定是一个文物古迹非常丰富的古城。它保存的古建筑,数量多,又有重大价值,在全国的县城中,可算首屈一指。

  ———罗哲文

  ●当我远离了正定。回首凝望它那宽厚雄浑的古城墙里,那错落有致的四塔,连同那片如大鹏展翅般的寺庙屋脊,携了历史的风尘安然屹立。它们灿烂了正定的历史,充盈了正定的今日。

  ———铁凝

  ●正定的历史文化积淀具有千古之美,令我震惊,让我找到了中国最兴盛时期带有神秘色彩的文化信号,也找到了中华文明最辉煌时期的图谱和证据。

  ———余秋雨

关键词:正定古城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河北日报
责任编辑:赵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