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全景河北>>社会法制

魏县老农锄地发现巨大乌龟壳 比洗脸盆大两圈儿

http://www.hebei.com.cn 2013-07-09 09:23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魏县老农锄地时意外挖出一个巨大的龟背。(图片由魏县文保所提供)

  昨日(8日)记者从邯郸魏县文物保护管理所了解到,邯郸市魏县双井镇永东村一老农在锄地时,意外发现一个比洗脸盆还大两圈儿的乌龟壳。经文物专家研究,初步判断其是明代大运河改道掩埋的某品种龟的背甲,距今约至少五六百年。

  6月4日下午,魏县双井镇永东村60多岁的王老汉拿着锄头到自家庄稼地里锄地,意外挖出了一个巨大的龟背。该龟背大概长90厘米,宽76厘米,高22厘米,近20斤重,呈灰褐色,有一块块的菱形花纹。王老汉的这块庄稼地准确来说是一个大坑,今年春天时,因修路、盖房等原因,该区域被取过土,形成了低于地表约3米的深坑。王老汉在坑里锄地,在距坑底约30厘米深的地方,挖出了这个龟背。

  6月5日上午,魏县文物保护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得知消息后,为进一步确认龟背的相关信息,便将其带回研究。据悉,永东村一带的老人都从未见过野生龟,村民中更没有饲养龟的。文物所的工作人员十分不解,这么大的龟背是从哪来的呢?

  魏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杜爱峰所长表示,为了弄清真相,魏县的文物、历史、文化等相关部门的6位专家,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并赶到邯郸等地经过一个多月的辗转鉴定,对龟背有了初步判断。杜爱峰告诉记者,龟背发现于永东村东部,该区域曾是明代大运河流经的地方。因此专家推断,可能该种龟当时就存活于河底的水坑中。之后,本来由西南方向东北方流淌的运河改道向南,河床逐渐干涸,该龟未能存活下来,便留在了河床中。明代中期,漳河水泛滥,携带泥沙将该区域覆盖,并掩埋了它。随着时光变迁,仅留下了龟背在河床中,也就是如今王老汉家的庄稼地。

  对于龟背的年龄及品种,杜爱峰说,初步判断该龟背已经存在了五六百年。专家经过查阅相关资料,龟的背甲最长的是72厘米,鼋的背甲最长的是76厘米,而海龟长到这么大需要100年的时间,这些情况均与挖掘出的龟背不太相符,目前还无法断定龟背的品种。魏县文物所将继续探究龟背的秘密,也希望国内有关专家能够伸出援手。(记者杨伟广) 

 

关键词:乌龟壳,文物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燕赵晚报
责任编辑:孙晓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