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不能只看数字光鲜
近日,国家旅游局召开旅游经济形势分析会。会议分析认为,今年上半年我国旅游经济持续平稳发展,旅游市场继续呈现“两增一平”的态势:国内旅游市场保持增长,出境旅游市场较快增长,入境旅游市场小幅下降。预计上半年旅游总收入约为1.40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7%,全年旅游业有望保持平稳发展。 仅从数字上来看,我国旅游经济发展势头还是很不错的:不仅总量上去了,还能保持着相当高的增长率。我国旅游经济增势喜人,源于整体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民收入的提高,也得益于前些年《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的提出,让旅游业的发展有了很好的布局和规划。 但是,正如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形势一样,我国旅游业尽管仍然保有较快的增长速度,但同样也面临着一个转型的过程。增长不等于发展,更不等于能持续发展。近些年旅游开发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其实已经为传统的粗放式旅游开发敲响了警钟。 首先是门票经济愈演愈烈。近些年,我国各大风景名胜的门票是一涨再涨,每到旅游旺季,都是景点门票涨价时,知名景点的门票绝大多数都已过百。文化、自然景区成为很多地方财政的摇钱树,动辄二三百元的门票,正让大好河山成为“看不起的风景”,严重阻碍了公众出门旅游的脚步。 其次是旅游品质的降低。价格上去了,服务却跟不上,这是游客对于国内景点普遍的抱怨。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是法定假期过于集中,普通公众都在那几个节假日一起出游,景区拥堵自然在所难免;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旅游开发没有跟上,传统景点人满为患,新建休闲、文化景区却无法分流。 第三就是对景区的污染严重。这种污染有表面环境的破坏,比如华山悬崖上的水瓶、故宫护城河里的垃圾以及长城砖墙上遍布的“到此一游”,还有就是对人文环境内在的破坏,经历了过度和无序的商业开发之后,人们普遍觉得古城没了深沉、乡村不再纯朴。更为严重的是,旅游开发对于人文环境的破坏常常是不可逆的,一经破坏就再也找不回原来的样子。 说起旅游经济,就不得不先说说“经济”两个字的涵义。经济者,经世济民也。苦心经营,只为惠及黎民。把票价抬上天,旅游收入是涨上去了,统计数字也好看很多,但这样的“经济”又有多少能惠及黎民百姓呢?只注重统计数字的旅游开发,其实就是“旅游开挖”,挖完了旅游资源,只为一少部分人能够得利。 因此,我们看旅游业发展,除了要算经济小账,还要多算算公众福利增长的大账。美国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修建了贯穿于国家风景区的步行、自行车、骑马、滑雪小路,有的甚至长达数百公里,免费提供木屋、通信、路标等必要的安全设备。数十年来,美国国家风景游径的建立,为美国民众接近自然、回归自然、探索文化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大大扩展了民众户外旅游的空间,也促进了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效利用和保护。 反观我国一些地方的旅游开发,为利益所驱使,满足于修路、修桥和卖门票,只把旅游开发当成生意来做。虽然门票价格节节攀升,但人们的旅游体验却越来越差。因此,旅游开发不能只看数字光鲜,而忽视了公众旅游需求的变化。在商业开发的同时,要将更多精力用在公益性旅游设施建设上,这虽然不挣钱,却能让所有公众都感受到旅游的幸福和美好。(周潜之) |
关键词:旅游开发,旅游市场,出境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