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经济发展强引擎 探寻河北开发区发展路径(下)
开发区(园区)是开放的平台,更是招商引资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力军,它最集中反映一个地方的投资环境、招商能力、创新思维。 如何才能使这片浓缩的土地,成为经济发展强大的引擎?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招商之道,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和政策优势之法,打造投资环境首选地的创新之举,我省开发区发展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值得细细研究。 招大引强,打造吸引战略投资者的强磁场 近日,总投资10亿元、年产45万吨高端乳制品的伊利乳业二期项目在滦县经济开发区开工,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伊利集团高端乳制品品项最全、单体产能最大的现代化4A级工业旅游工厂,直接提供就业岗位2000个,同时拉动滦县及周边地区畜牧养殖业发展,相关产业链价值预计可达80多亿元。 “伊利这个项目,无论是投资金额、企业产值,还是聚集效应、带动能力,都令我们对它格外看重。”滦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贾彦岭说。 “好的外资企业和国际、国内500强企业,其所投资的项目往往立足全球市场,投资额相对较大,技术和管理先进,产品附加值高,关联度强,聚集效应大,带动能力明显。”省商务厅厅长王志欣说,这类企业可以归纳为“战略投资者”,一旦成功落户,一般都能够迅速形成“雁阵”效应,吸引大批后续配套企业和项目入驻,更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 “开发区就要做聚拢战略投资者的强磁场。”目前,我省不少开发区已经有针对性地瞄准“大”和“强”来做文章。 马头经济开发区盯紧国内外500强企业,加强与中国城建设计研究院、中燃燃气等对接合作,争取更多的战略投资者落户马头,形成“拥有一个、引出一串、带动一片”的扩散效应; 丰南经济开发区到目前共引入美国空气化工产品、百威啤酒、中石油等世界500强投资企业7家,三友集团、冀东水泥、天津友发等中国500强投资企业10家; 南皮开发区实施招大引强工程,目前已成功促成投资14.6亿元的机械公司与世界500强中粮集团的合作、投资7000万欧元的南丰公司与汽车零部件世界100强企业德国伟博思通公司生产车载加热器等项目的合作、立德公司与法国威勒公司生产节能供水系统配件项目的合作。 “事实证明,大和强产生的价值是其他项目难以比拟的。”丰南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刘志生给记者看了一组数字:2012年,该开发区外资企业完成产值318.9亿元,“两强”企业完成产值347.8亿元,分别占开发区工业总产值的63.4%和69.1%。 除了可观的经济数字,战略投资者带来的联动效应和集群效果也是其他项目难以媲美的。 在丰南经济开发区,引入南车集团二七厂与开发区企业合作,建设铁路提速车辆装备制造项目,有效提升开发区内制造业水平;引入清华紫光股份,首期建设年产500万块智能电表项目,之后再通过迅速扩张,将其打造成一流的清华技术产业化制造基地,成为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腾飞的一翼;引入中国中材,建设北方区域性物流中转中心项目,将与开发区已有的10余家物流企业聚合成现代物流产业的主体……在“两强”企业优质项目的带动下,丰南经济开发区以钢铁及钢铁压延、装备制造、高新技术、轻工食品、特种线缆、现代物流为主的产业格局愈发清晰和优化。“下一步,我省将着力发展50个‘总部经济’开发区,引进跨国公司、国内大型企业总部、龙头企业总部落户开发区,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并通过认定一批国家行业‘标准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检测中心’、国家‘工程(重点)实验室’等,以实现‘总部-研发-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省商务厅副厅长史玉强说。 以最集约的资源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形成资源利用率最高的经济增长高地 被誉为京津走廊一颗“明珠”的廊坊市,在全省11个设区市中面积最小,但该市十个县(市、区)有九个园区,基本实现了“一个县、一个园区、一个产业”。这九个园区以占全市0.93%土地面积,集聚了全市60%以上的企业和产业,创造了全市56.2%的生产总值、42.3%财政收入,吸引了80%的外商投资,集中了全市6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是破解资源供需矛盾、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开发区就是实现节约和集约最主要的平台。”省商务厅开发区管理处处长胡仁说。 今年,枣强工业园区对工业用地投资强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指标进行了重新修订———新建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5000万元,投资强度不低于250万元/亩,容积率不低于0.7,工业项目一般不安排绿地,如工艺需要必须安排的,不得超过10%。显然,新指标较老指标门槛有所提高。“节约集约,就是在资源利用上精打细算过日子,特别是开发区土地指标趋紧、后备资源匮乏的瓶颈之下,工业用地以‘亩产’论英雄、以集约促转型已成为开发区长远发展的必然之选。”枣强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人说。 枣强工业园区充分利用“亩产税收”这一经济杠杆,形成倒逼机制,对于亩均纳税低于4万元/亩的企业,将土地使用税征收标准从3元/平方米提高到5元/平方米,而且不提供新的项目用地、不享受任何扶持政策。 现在,精打细算过日子的理念已经在枣强工业园区深入人心,2012年,枣强工业园区每万元GDP水耗为0.065吨,每万元GDP能耗为0.002吨标煤,亩均财政收入11.009万元,在全省省级开发区中名列前茅。“开发区是集约招商的主渠道,是招商引资的主战场,是承载项目的主阵地,谁能使之成为成本最低、效率最高、回报最佳、信誉最好的区域,谁才是真正的赢家。”王志欣说。 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打造投资环境最优的项目首选地 “确定入驻开发区的项目,凡是超过协议约定开工时间三个月以上仍未开工的、项目建设中停工超过半年的、项目基建工程完成后一年内仍不能投产运营的‘半拉子’项目,要限期整改,在规定期限内仍不能达到要求的,启动项目退出机制,按有关程序,依法收回土地,安排其他项目入驻。”南宫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为治理项目逾期开工、慢建久拖、半拉子工程等“顽症”,南宫市推出项目建设退出机制,既使开发区的土地等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也提高了开发区的项目质量,使开发区的投资环境逐步改善。 “招商引资离不开环境基础,开发区作为招商引资最集中的地方,更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打造优中更优的投资首选地。”王志欣说,开发区建设发展至今,投资环境应更注重信息、市场、法规、物流、资金、人才、科技、文明、服务和极富集聚力的新开放平台建设。“这是从德国引进的布丝机,这是从意大利引进的数控加工中心和玻璃切割机,这三台设备代表了国际领先的技术水平,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技术含量。”近日,在安平县工业园区,金龙车辆装备有限公司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三台设备价值530多万元,公司却只花了470多万元,因为安平县为公司“报销”了近60万元。 这里所说的“报销”,其实是安平县工业园区企业享受的奖励政策之一。政策上鼓励高新技术项目落地,支持企业引进新设备为产品换代升级,不仅留住了更多的企业,也为提升开发区产业打下了基础。截至目前,安平县工业园区企业购置新设备2124台套,总投资8.42亿元,其中进口设备241台套,投资额占到了一半以上;累计引进国内外高新技术项目10个,提高了企业自主研发能力。 在今年廊坊5·18经洽会知名台企项目专题对接会上,一位招商人员让记者印象颇深———现场向台企代表发放名片,极具目的性地“搜索”目标,当“抓”住一家台湾知名物流企业的负责人后,他便详细介绍起当地开发区的大型物流中心项目等情况,从产业基础到优惠政策,从建设条件到经济效益,最后在台企代表不得不去参加其他活动的时候,他才恋恋不舍地起身。 看了名片,记者才知道,他是时任清河县招商局局长的朱彦兴,他的专业和敬业也给台企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招商引资,尤其是前面提到的招大引强,开发区的决策者和招商队伍必须有超常举措、超常毅力。要不辞辛苦,亲历亲为才行;立说力行,捷足先登才行;专业懂行,专心致志才行;行重于言,真抓实干才行;无缝对接,深度跟进才行;主动出击,不懈攻坚才行。一般化的重视,一般化的走访,一般化的举措难当其责。”王志欣认为。 记者王成果 |
关键词:经济发展,开发区,发展路径,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