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修建“七公开” 修得好不好 百姓说了算

http://www.hebei.com.cn 2013-08-08 10:38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省交通运输厅农村公路修建实践“七公开”,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由村民担任质量监督员参与建设管理,大大提升农村公路修建质量

  “现在村里修路,都是村民代表来监督工程质量,这样我们心里也踏实。”8月6日,邯郸市临漳县回漳村马义线(磁县马头镇到临漳县义城村)工程村民质量监督员邢学庆这样对记者说。

  自打马义线公路去年开工以来,邢学庆只要一有空,便会到马义线查看路基的厚度,用了多少水泥,是否有偷工减料,“大家信任我,就不敢不负起责任来。”

  邢学庆是河北省众多村民质量监督员中的一位,他们是河北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制度在基层的具体执行者。

  所谓的“七公开”,涉及农村公路建设的全过程,包括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规划与建设计划、资金补贴、招标投标、施工管理、质量监督、竣工验收、资金使用七个方面,是按照农村公路基本建设程序要求,针对农村公路建设的各关键环节提出的。

  “倒逼”出来的“七公开”

  2003年,我省开始大规模进行农村公路建设。当时,农村公路仅有4.4万公里,总量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在这一情况下,我省掀起了“让农民兄弟走上油路(水泥路)”的大规模农村公路建设高潮。

  与此同时,由于农村公路建设整体规模大,单个项目多,点多、线长、面广,建设经验不足,遇到了不少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有些地方,钱花了,路没修好。有些地方,群众脚下走的是好路,心里却有很多疑惑和不满。

  对此,省交通运输厅将其归纳为“四多四少”:建设项目多,管理人员少;资金渠道多,监管手段少;群众关注多,技术力量少;廉政风险点多,防控办法少。“通过调查了解,产生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建设过程不透明,农民群众不知情、没参与,管理制度不完善,社会监督不到位。”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杨国华说,他们在调研中发现,张家口怀来县为了强化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在项目施工中由村委会选出一至两名有威信、能较真、敢管事的老党员、老干部担任村民监督员,取得了较好效果。

  2004年,我省要求全省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全部实行村民监督员制度,对村民监督员的权力职责做出了明确规定;同时,编制了村民监督员技术手册,以县为单位开展了监督业务培训,把修路及道路质量标准等基本知识教给村民监督员。实践表明,村民监督员尽职尽责,死把关键环节,起到很好的效果。这成为“七公开”的雏形。

  2008年,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借鉴全省高速公路建设“十公开”的成功经验,在张家口怀来县试点实施农村公路建设“阳光工程”,将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最难办、群众最关心、最容易出问题的七个关键环节,把建设规划和计划、建设资金补助政策、招标过程、施工过程管理、质量监督、竣工验收和资金使用向群众公开。“可以说‘七公开’是从实践中被倒逼出来的,将农村公路建设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置于阳光下。”杨国华说。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2011年,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在邢台市全面试行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2012年,以连村道路建设和帮扶村主街道硬化工程建设为主战场,将“七公开”制度在全省农村公路建设中全面推广。“社会事业社会管、群众利益群众管、公益工程公开管。”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高金浩说,“七公开”把农村公路建设的相关制度归整到一起,本身是制度,执行者执行中只能用“加法”,不能用“减法”,否则就要追责,约束了执行者。“工程建设环节再多、内容再复杂,只要将每个环节的公开内容、方式方法、时限要求、实施主体都具体化,并让每一个责任主体都知道内容、方式、时间、后果,就可以达到监督的目的,让公权力真正变成公共的权力。”“‘七公开’的核心,就是通过完善监督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高金浩说,要鼓励村民现场监督,要继续在施工现场设置公示牌,推选有威望、敢较真、负责任的老同志、老党员担当村民监督员,参加现场全程监督。通过网络或村内设置的公示栏、工地设置的公示牌,公开建设线路名称、起止桩号、施工标准、施工单位等信息,在村“两委”、乡镇政府、县交通运输局等地设置信箱,公开电话,方便投诉或举报。

  杨国华说,“七公开”的本质是全面公开、阳光操作,目的是建立符合农村公路特点的规范的管理体制和有效的廉政惩防体系,做到工程优质、干部优秀、群众满意。他看来,农村公路“七公开”的推进,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场管理者权力运行的自我约束、自我革命。

  “七公开”让百姓能说话、说了算

  在临漳县回漳村村口,记者看到了马义线改建项目公示牌,详细介绍了项目名称,长度,路面宽度、厚度,建设资金来源,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相关负责人及质量举报电话等信息。

  据临漳县交通运输局地方道路管理站站长陈建民介绍,马义线总长14.4公里,去年修建了北段7公里,今年又动工修建南段7.4公里,“我们通过公开招投标,确定施工单位,通过对村民质量监督员的培训,让他们全程参与工程质量监督。”

  陈建民说,通过项目公示牌,群众对年度计划、项目进展、开竣工时间心中有数,施工进度全方位监督。“通过群众‘监理’,可以监督工程资金有多少、怎么花,一清二楚,确保了补助资金不挪用、自筹资金不乱用。”“现在修路施工,老百姓一看村路公示牌就啥都清楚了。路要修成什么样,一看就知道了。”村民质量监督员邢学庆说,“以前路的质量不结实,没走几年就坑坑洼洼了,这次由我们自己监督,心里也踏实了。只要发现问题,就可以及时向施工方或县交通运输局进行反映。”

  河北兴途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是马义线的施工单位。该公司项目经理冯书海说,通过公开招投标,他们公司获得了施工权。“现在有政府和群众这么多双眼睛盯着我们施工,我们一定会把工程质量做得更好。”

  杨国华表示,“七公开”建立起百姓“能说话、说了算”的监督平台,有问题及时解决,“现在修出来的公路在村民的监督下,质量有明显提高。”同时,“七公开”避免了权力“寻租”,保证了资金及时到位。近两年,没有一家企业因招标不公、拖欠工程款等问题向主管部门投诉举报。

  有了制度,坚持是关键

  “制度出台后用什么力度推动,如何推动,使它落地生根显得十分重要。”杨国华说,无论是约束和限制了谁的权力,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推行,要动真格的。

  目前,全省正在全面推行农村公路建设、连村道路建设、帮扶村主街道硬化项目“七公开”工作,同时把“七公开”向农村公路养护拓展和延伸。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中,还推行了“强化版”的“七公开”制度。

  2013至2020年,全省贫困地区计划投资260亿元,资金规模之大前所未有,且22个贫困县基础差、底子薄,强化监管十分重要。杨国华说,对特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全面推行“七公开”提出了“六个全部”的更高要求,即项目规划全部公开、扶贫项目全部招标、管理标准全部提高、项目公开全部覆盖、网络公开全部监控、责任主体全部考核。“七公开”作为一项有效的保障制度,将在扶贫连片开发建设的大潮中释放强大的生命力。

  “无论县道、乡道、村道,不管项目大小,要一律实行公开招标。要通过公开,确保优质工程。片区内国省干线质量优良率要达到100%,农村公路优良率要达到80%以上。”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高金浩表示,要继续推广市场化养护模式,以公开招标的形式,吸引具备资质的公司参与农村公路养护,并形成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据了解,河北省交通运输厅还正在建立农村公路“七公开”网络平台,实现省、市、县三级联网,三级实时监控。将“七公开”制度、组织体系、责任体系、建设公示和养护公示情况和图片分类入库。建立“七公开”电子档案。按照市、县、乡、村的顺序,每年将所有项目的建设期公示牌的照片资料留存备案,确保相关资料的完整性。(记者张清华文/图)

关键词:农村公路,修建,七公开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杨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