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全景河北>>社会法制

渔家女变“中华巧女” 一把剪刀剪出她绮丽人生

http://www.hebei.com.cn 2013-10-10 09:10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56岁的韩宝菊坐在记者面前,顺手拿过小孙女刚才剪着玩剩下的一块红纸,抄起剪刀,直接在纸上轻快地剪起来。转眼之间,作品完成了,她一抖、拉开———只见两只活灵活现的蝴蝶“飞”到了她的手上。作为黄骅的一个“渔家女”,韩宝菊曾经经历的苦难并没有减少她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凭借手中的那把剪刀,她剪出了一个渔家女的梦想与追求。

  心灵手巧,靠“苦练”成剪纸高手

  韩宝菊出生在黄骅市南排河镇歧口村,一个典型的海边渔村。她说,当地有在过年、娶亲时剪窗花的风俗。她从小就喜欢那些热烈、喜庆的剪纸作品。四五岁的时候,她跟着姥姥学,虽然都是一些简单的图案,但她还是领略到了小小的剪刀所带来的神奇。很快,姥姥那里的图案已经不能满足她了,她就自己试着设计图案自己剪。

  心灵手巧的韩宝菊很快就剪出了“名堂”,10来岁的时候,就已经有村上娶亲的人家过来“求”她给剪纸了。韩宝菊心里那叫一个“美”呀,她剪“富贵满堂”,剪“多子多福”,剪“人丁兴旺”……就这样,她的图案越来越复杂,寓意越来越高明,常常一剪就是一整夜。

  多年后,韩宝菊仍旧对这段“没日没夜”剪纸的生活充满感激。正是经过这样大量的训练,她才积累下宝贵的经验,为她今后艺术之路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注定了她的艺术创作离不开生活,离不开渔村。这样的生活也给了韩宝菊丰厚的回馈,使她练就了一手“绝活儿”:不打草稿,不画线,抄起剪刀“随着心走”。

  历经磨难,渔家女变“中华巧女”

  婚后,韩宝菊被一个“意外”狠狠地给打击了一下。丈夫当时做生意失败,成了当地有名的“贷款大户”、“困难大户”。他们也搬到了村外的两间小房里,为了还债,韩宝菊开了一个小卖部。在这样的生活中,她放下了剪刀,也放下了艺术梦想。

  丈夫随后又承包了一个工厂,困难终于挺过去了,他们也成为当时少有的“万元户”。虽说日子好过了,但韩宝菊的身体却累垮了,甚至还昏倒过。她当时想:“难道我这一辈子就这么完了吗?”

  韩宝菊有订阅报纸的习惯。1994年,她从《中国妇女报》上看到首届“中华巧女”比赛的通知后,心中沉睡已久的“剪纸梦”又复苏了。凭着过硬的底子,她创作了一幅《渤海潮》,剪的是渤海里的各种特产。1995年,韩宝菊迎来自己艺术人生的第一个重大转折,她获得了“中华巧女”称号,还到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里参加了颁奖典礼。更大的收获是她在颁奖典礼上听到了当时国家妇联领导人的讲话,里面说到了尊严和价值。这让韩宝菊激动不已,她在想,“我的‘尊严’在哪儿呢?”“我为社会创造的价值又在哪里呢?”

  重燃梦想,毅然进城再“创业”

  韩宝菊思考的结果就是,她认定是手中的剪刀,是剪纸艺术给了她尊严。她要将剪纸艺术作为自己人生追寻的一个目标,以此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于是,她订阅专门的剪纸报刊,四处拜师,写信、登门求教,在老伴的陪同下一次次登上长途客车。

  2000年,韩宝菊作出一个重大的决定———到黄骅市开一家剪纸艺术馆。在外人看来,这无异于一次“赌博”,但韩宝菊却打定了主意。

  然而,市场却给了她一个不小的打击,连房租都赚不上来。没办法,她和姐姐就在艺术馆外面再摆摊卖烟酒副食等,靠这些来弥补房租的不足。但韩宝菊却选择了坚持。功夫不负有心人。2004年,韩宝菊的作品《鸡有五德》获得了第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这个饱经苦难的渔家女,终于拿下了中国民间艺术的最高奖。

  之后,韩宝菊连续在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北京奥运会等关键历史时刻拿出了优秀作品。她的作品频频获奖,被收藏,被印上明信片,她迎来了自己艺术生涯的高峰。

  2008年,韩宝菊随河北省文化交流团赴英、法两国做文化交流并现场表演,这位神奇的“中国大妈”用剪刀征服了观众,他们排队购买她现场创作的作品。2009年,韩宝菊被命名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渤海渔村剪纸的代表性传承人”。

  传承艺术,把剪纸与助残相结合

  现在,韩宝菊担任了歧口中学和沧州多所学校的“剪纸老师”。除了给孩子们上课,她在2012年又作出了一个决定,租下一栋四层楼成立韩宝菊剪纸艺术中心。这次,她的想法是将助残培训与剪纸艺术的产业化结合起来。为此,她招收了30余名残疾人免费培训,提供岗位,回收作品。 儿子被她动员从待遇优厚的单位辞职加入创业队伍,老伴经营得好好的陶瓷店也在她的动员下关了……这次,她重新踏上创业路。当然,她面对的压力也是巨大的,毕竟有那么多人要靠她吃饭,但她却跟记者说得最多的,还是那些残疾人学员上课前给她的拥抱,下着大雨过来给她理疗……她说,自己多年前就有过这样的念头,那就是通过剪纸艺术帮助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剪纸艺术需要传承,只有这样才能让这项艺术永葆青春。”这次既然选定了这条路,不管多难,她也要像以往一样咬牙坚持,让渤海渔村剪纸艺术发光发彩,让艺术的梦想光芒照到更多人身上。

关键词:剪纸,韩宝菊,中华巧女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杨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