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渤海潮评

把英语拉下马?

http://www.hebei.com.cn 2013-10-23 08:25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我这几天都不知道怎么上学了,特别失落。”这句评价来自北京市109中学高一年级的小郭。“(能够)加大中国人的中国文化素养,现在已经完全西化了。”这句评价来自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方平。

  不必困惑,他们在对同一个新闻做出评价:10月21日,北京市教委公布了《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到2016年,北京市高考英语总分将由150分降低到100分,语文分值将相应增加到180分。除此之外,包括山东、江苏在内的其他省份拿英语动刀的改革信号也相继传出。没有什么比高考更“老少咸宜”、“雅俗共赏”,同时能牵扯文化道统和个人生计的话题了,所以你一定会明白上面两个评价为何显得如此风马牛不相及。

  这样全民性的论题一定会引起舆论票决,“你支持高考英语降低分值么”、“高考英语改革”、“英语滚出高考”等微话题在微博上打响。赞者力挺降低英语分数而增加语文分值,认为这种消长将直接带来英语降温和国学升温,这无疑是二者正常角色的回归;弹者则认为,英语比重下降会加大城乡孩子英语教育的鸿沟(因为大城市孩子有很多学校外的资源学习英语),并对一刀切下50分英语成绩可能带来的后遗症表示忧虑。

  同样,大包容性的话题也一定会分化为若干激烈争辩的子话题:国学与英语之间互相消长的关系、现行的英语教学是成是败、英语考试是否应改为社会化考试等等。取消英语四六级的呼声趁势搭上高考改革的顺风车,兴高采烈在网上另辟出了一块辩论场;而诸如“数学滚出高考”这样的擦边球则打得有些不靠谱。“英语之于高考”和“高考之于英语”是观察这个改革的两个角度。前者侧重变革英语权重对高考改革的意义,后者则着眼高考对于语言学习的意义。正式发表的评论大体可梳理为这两类。

  《京华时报》的评论展现了第一个观察角度。“从改革的角度看,我们更愿称之为高考在分数比例层面上的一次内部技术调整,而不是触动高考新政的实质性变革。”但是,在这些可量化的部分之外,还有一些更显“深远”的影响,比如“是对近年来整个社会重英语、轻母语倾向的纠正,对国内英语教育教学课多时长、学习收效差、应用不足问题的努力回应。”当然,如果在更高的言说层面上,把它说成一个“重新打量自己的文化源流,重新评判自己和世界之间关系时的必然选择”也不显过分。

  《中国青年报》10月22日的评论《逐步去高考化恰恰是拯救英语学习》,与《南方都市报》的社论《掌握英语本就是不该为了高考》则都表达了第二个观察角度。作为一张以青年为受众的报纸,前者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出了中国“普通青年”的读后感:“中国人对英语的逆反心态,不就是那些完形填空和背单词造成的吗?所以说,英语去高考化,恰恰是拯救英语,重新唤起人们对英语的兴趣。让人们以交流的需要和融入世界为动力去学习,而不是靠过四级考高分的压力。”

  南都的评论则更乐观、更无所谓:“就像高考无法决定一个人的命运那样,英语高考同样也无法决定英语的命运。英语不只是一种读写的语言工具,更可以帮助打开另外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非常不同,几乎可以扭转一个人的命运。”也因此,“英语的重要性不以高考为转移。”

  这只是一种精英态度。高考无法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么?对于中国大多数地区、大多数人群而言,这个乐观恐怕不能感染他们。如同本文开头那位“特别失落”的小郭一样,高考的任何调整、哪怕只是单科分数的调整,都会击中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的神经和命运。《北京学生从小学英语:高考改革对我打击大》、《北京高考英语降分,成都家长纠结是否补英语》的新闻传递着一种牵一发动全身的紧张感,而各地迅速出现的安抚式的消息———《浙江省考试院:2014年高考政策暂无变化》《明年广东高考肯定不变》《上海暂无高考英语改革时间表》《多地拿英语开刀,四川可能还早》,则反向展示了高考改革所能带来的人心动荡。

  作为一个带有“大一统”色彩的考试,高考的角色沉重且复杂,这使得它的每一点调整都会成为社会诉求集中爆发的出口。单科降低50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50分居然可以影响到教育理念和社会心理,可怕的是这50分所能带来的或已经带来的沮丧、紧张和焦虑。

  如光明网评论员在评论中所说,“区区一个科目的50分值,就可能造就一条地区教育鸿沟,就可能断裂数个相关产业链,就可能迅速改变基础教育的教学模式,就可能将一门工具语言拉下神坛、打回原形,就可能‘提升国学水平’‘增强文化自信’,就可能直接改变数十万高考生的命运,间接变革数百万曾经高考者的职场生活和社会生活,这种‘重要’本身才深深令人忧虑。”

  Ittakesallsortstomakeaworld(世界是由各种不同的人所组成的)。基于这句英谚,选拔人才的考核也应丰富而多样,标准也应科学而多元。科目在分数权重上的调整还算不上一场严格意义的改革,拆分高考自身“笼而统之”的权力,一层层剥离它身上的多重角色,才是改革的要义。“要推进高考制度改革,就必须打破计划集中录取制度。英语分数不计总分的高考改革价值不大”,学者熊丙奇的这段话,算是给小步快走的高考改革加上一鞭。(刘白 

关键词:英语,高考,北京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杨晓
关闭